红棕漆铜镀金六节望远镜,18世纪,英国伦敦制造,抽长103厘米,单筒长23厘米,筒径6厘米,物镜径5厘米,目镜径1.2厘米。清宫旧藏。此为单圆筒折射望远镜,可抽拉6节,镜筒为铜镀金质,外饰红棕漆描金花纹。目镜管处镌英文:“London”。当观测物体或景观时,望远镜节数抽拉的越长,所观测的目标越清晰。此望远镜配牛皮套,上附清宫黄签条墨书:“大千里眼壹个”。折射望远镜面对被观测物的透镜组。其作用是接收来自天体等物体的光能,并在焦平面上形成实像,以便用目镜观测或直接拍摄,或在焦平面放置终端设备(例如光度计、分光仪等),用来研究天体的光度和光谱。观测望远镜光学结构中最后成实像的透镜或透镜组,由于靠近观测者的眼睛,故名。目镜视场大小与其结构有关。同一类型的目镜,视场直径与放大率成反比,即放大率愈高,观测到的视场愈小。用透镜作物镜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架折射望远镜于1609年由伽利略创制,其以凸透镜作物镜,凹透镜为目镜,名为伽利略式望远镜。后来又有经开普勒改造的一种望远镜,是以凸透镜作物镜和目镜构成的,名为开普勒式望远镜。早期折射望远镜的物镜都是单透镜,其色差和球差相当严重,如将物镜焦距加长,便可减少这种影响。18世纪20年代第一个消色差物镜诞生,但直到19世纪晚期才得到广泛应用。使望远镜光学系统的各个元件按设计要求彼此保持精确位置的封闭式筒或开放式桁架。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题画标签,贴于包首靠近天杆处,用以题记书画家姓名、书画名称以及书画的年代等。其材料一般采用仿古色洒金宣或自染仿古宣,签条一般长度为由天杆边到上数第二个铜鼻处,宽度为长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可按惊燕的宽度为准。将配好的签条贴在包首的上首,沿天杆离边约0.2cm处粘实。

“千里眼”为清代宫廷中对望远镜的习惯称谓。“大千里眼”是相对于“小千里眼”而言,长约100cm左右,主要用于地面观测。清代宫廷中对望远镜的习惯称谓。在康熙等朝档案中称望远镜为“千里眼”,但官书文字则称“千里镜”,如清《皇朝通志》、《大清会典图》、《皇朝礼器图式》等典籍中均作“千里镜”。此类望远镜为单圆筒形状,小巧玲珑,便于携带,主要用于地面观测。

文章标签: 望远镜

猜你喜欢

铜镀金架香水瓶1
装饰
刀鞘
琵琶(琵琶)
霍尔灯的设计
刀鞘,腰带和筷子
带护套和筷子的刀(Trousse)
叶胡
霍尔灯的设计
铜镀金架香水瓶2
北平地图与历史(地图及说明手册)
铜镀金天文望远镜4
海罗
葫芦铊
刀与鞘,筷子,泡菜矛和牙签
查Koh
大同娇(小号)
0.0728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