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镀金天文望远镜,19世纪,英国伦敦制造,长160厘米,筒径12厘米,物镜径9.5厘米,目镜径4厘米,目镜孔径1厘米。清宫旧藏。此为铜镀金单圆筒折射望远镜,不使用时物镜有盖罩护之,其消色差物镜由2块玻璃透镜组合而成。一块为普通玻璃的凸透镜,中心厚,周边薄,边缘厚0.4厘米,磨制考究,镜身透亮;另一块为火石玻璃的凹透镜,一面平,一面凹,边缘厚1厘米,镜色微黄。安装物镜时凸透镜在前,凹透镜在后,两块玻璃镜的凸凹面组合在一起严丝合缝,足见其制作工艺之精湛。望远镜尾端伸出一段长37厘米的目镜铜管,通过镜筒右侧的螺栓调节,目镜管可伸缩8厘米,用于观测目标时调节焦距。在目镜铜管处镌英文:NEGRETTL&ZAMBRALONDON。此外,在镜筒靠近目镜的左上方还附设一架小型望远镜,长25厘米,镜头内附有十字丝,观测目标时呈倒像,用于天文观测,称为“寻星镜”。此架天文望远镜装于三角形红木架上,架高190厘米,架中有铁轴承依托,内悬一铁质长棍,调节螺栓旋钮镜筒可上、下、左、右升降转动。铁质轴承左侧刻有:“永昌上海HIRSBRUNNER&COSHANGHAI”,右侧镌英文:“NEGREITL&ZAMBRALONDON”。折射望远镜面对被观测物的透镜组。其作用是接收来自天体等物体的光能,并在焦平面上形成实像,以便用目镜观测或直接拍摄,或在焦平面放置终端设备(例如光度计、分光仪等),用来研究天体的光度和光谱。观测望远镜光学结构中最后成实像的透镜或透镜组,由于靠近观测者的眼睛,故名。目镜视场大小与其结构有关。同一类型的目镜,视场直径与放大率成反比,即放大率愈高,观测到的视场愈小。用透镜作物镜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架折射望远镜于1609年由伽利略创制,其以凸透镜作物镜,凹透镜为目镜,名为伽利略式望远镜。后来又有经开普勒改造的一种望远镜,是以凸透镜作物镜和目镜构成的,名为开普勒式望远镜。早期折射望远镜的物镜都是单透镜,其色差和球差相当严重,如将物镜焦距加长,便可减少这种影响。18世纪20年代第一个消色差物镜诞生,但直到19世纪晚期才得到广泛应用。18世纪20年代第一个消色差物镜诞生,可是直到19世纪晚期才得到广泛应用。它是由两片或更多片玻璃材料拼合而成。两片型者是由一块冕牌玻璃凸透镜和一块火石玻璃凹透镜组成的。这样可以消去色差和彗差。“色像差”的简称,像差的一种。复合光(例如白光)经透镜折射后所成像的边缘呈现彩色弥漫的现象,是因透射材料的折射率随波长而改变造成的。色差分两种:(1)位置色差。又称“纵向色差”,其与物高无关,对不同波长的光线聚焦在不同的焦点。(2)横向色差。又称“放大色差”或“倍率色差”,其与物高一次方成正比,使不同波长光线的像高不同,在理想像平面上,像成为一小条光谱带。对于折射望远镜,利用不同玻璃材料制成的凹凸透镜组能够有效地消除色差。具有一定曲面形状的光学透光元件。利用透明材料(例如玻璃、水晶等),经过研磨、抛光或模铸加工而成,用来对光进行折射和成像。按形状或成像要求不同可分为两种:(1)球面透镜。两面均加工成球面,或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2)柱面透镜。两面均加工成圆柱面,或一面是圆柱面另一面是平面。而透镜按其凸凹一般则可分为两大类:(1)凸透镜,又可分为双凸透镜、平凸透镜和凹凸透镜3种,它们的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略厚,具有会聚光线的功能,故亦称“会聚透镜”;(2)凹透镜,又可分为双凹透镜、平凹透镜、凸凹透镜3种,它们的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略薄,具有发散光线的功能,故亦称“发散透镜”。透镜中央部分的厚度与其两面的曲率半径相比很小者称为“薄透镜”。即燧石。主要由隐晶质石英组成。外观与玉髓相似,颜色暗淡无光彩,一般为浅灰或褐黑等色,通常呈结核状、致密块状,具有显著的贝壳状断口,裂片尖锐,用铁锤敲击时能发出火星,主要产于石灰岩中。使望远镜光学系统的各个元件按设计要求彼此保持精确位置的封闭式筒或开放式桁架。为确定望远镜的视线方向,在光学系统焦面上特制的固定标记。天文观测中用以瞄准导星。其有两种形式:(1)在焦面上安装十字形蜘蛛丝,需有视场照明装置而成暗丝亮视场。(2)在焦面上安装带十字刻线的玻璃板,加适当的照明而成亮丝暗视场。附属在天文望远镜筒上,是通过目视寻找观测目标的折射望远镜。其光轴和主望远镜的光轴平行,目镜放大倍率较低,视场较大,易找寻到被观测的目标。即酸枝木,泛指豆科黄檀,属酸枝木类植物。有黑酸枝、红酸枝、白酸枝三种。

文章标签: 透镜 望远镜 目镜

猜你喜欢

音乐弓
红棕漆铜镀金六节望远镜2
用墨水密封,以防万一
披肩
Rnga(Lag-Rnga)
海罗
Damaru
铜镀金架香水瓶2
铜镀金架香水瓶1
盛(笙)
披肩
化学描金花手摇风扇
德国制铜镀金日记本
刀鞘
木铊
胡虎
窦陈
0.1636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