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腰刀,明末,通长85厘米。清宫旧藏。刀柄头银质,圆形。柄中部一面嵌红珊瑚一颗,另一面为一银质圆环。鞘由鲨鱼皮和牛皮相间制成,中有银线相隔,呈螺旋状。鞘上缀白色皮条一块,上书满、蒙、汉三种文字,字迹已不清楚,然“渥巴锡进”几字仍依稀可辨。明末,居住在西北的厄鲁特蒙古分为四部,即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及土尔扈特部。随着准噶尔部的日益强大,土尔扈特部不断受其侵扰,为了避免被准噶尔部吞并,1628年,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举部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一带居住。从此,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异乡生活了一百四十多年。身处异乡的土尔扈特人民倍受沙俄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无时不在思念祖国。同时,祖国也没有忘记他们。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图理琛为首的使团奉康熙皇帝之命远赴俄罗斯慰问土尔扈特部,这更坚定了土尔扈特人民回归祖国的决心。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一月,年仅27岁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部众三万多户、约十七万人开始了行程万余里、回归祖国的伟大壮举。一路上,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冲破沙俄数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在1771年夏季回到祖国。乾隆皇帝闻讯异常高兴,对土尔扈特部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就土尔扈特人民的生产、生活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安排,使之安居乐业。同年九月,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多次接见并宴请渥巴锡等人。渥巴锡遂将祖传腰刀进献给乾隆皇帝。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再次证明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向心力。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渥巴锡,土尔扈特部首领。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其父敦罗卜喇什去世,渥巴锡继承了汗位,时年17岁。沙俄政府乘渥巴锡年轻,强行派出特使,粗暴地干涉土尔扈特内部事务,引起渥巴锡的强烈不满。经过多年周密酝酿,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年仅27岁的渥巴锡以过人的胆识和勇气率部归清,得到清政府的嘉许。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渥巴锡辞世。

满语,意为“角、棱角、四面八方之角落”。清代亲王、贝勒爵位封号前冠以“和硕”二字有统辖一方之意。“和硕公主”是清代妃嫔所生之女,“和硕格格”是亲王嫡出之女。图理琛,阿颜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以国子生考授内阁中书,迁侍读。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率使团远赴俄罗斯慰问土尔扈特部,五十三年(1714年)到达土尔扈特住地,受到土尔扈特汗阿玉奇及其部众的热烈欢迎。图理琛使团的到来加深了土尔扈特部和中央政府的联系,为日后土尔扈特部的回归奠定了基础。使团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回到北京,历时三载余。图理琛著有《异域录》,书中记载了俄罗斯的地理及风土人情。乾隆五年(1740年),图理琛卒。

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文章标签: 土尔扈特部 珊瑚 乾隆 土尔扈特 乾隆皇帝

猜你喜欢

明代铜锣
雲鶴文鐔
明带鞘铁剑
带铭炮
梨地水龍瑞雲文蒔絵宝剣(号_水龍剣)
明嘉靖三十二年温州府铭铜铳
明铸铁嵌铜七星关刀
明代石球
明铜锤
明代铜锣
明铁火炮
明铁短刀
明大铁炮
明铜锏
明木弓
明代铁弹丸
太刀_菅原包則謹作之
皇居造営下絵_老松に薔薇図
0.1527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