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龟钮“鹰扬将军章”,东晋,印面2.3×2.3厘米,通高2.9厘米。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铸造较厚重,龟身两侧平齐,与魏晋早期之印有别。印文的凿刻风格与十六国、南朝印类似,应是东晋官印之一,皆属于急就章一类。鹰扬将军,武官名,始见于三国魏。《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注引《魏书》说文钦“转为庐江太守、鹰扬将军”。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有郭洽、司马泰、桓石秀、王舒,西秦有徐成、王腾、吕光等均曾任此职。魏、晋、南朝宋及后魏时此官皆居五品。此官在晋与南朝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世多为兼领刺史的方镇,地位较高,而南朝梁时则为八班中第三班,地位较低。武职名号,有鹰振腾扬之意。历史上有鹰扬将军、鹰扬校尉、鹰扬郎将等。西晋末年,政局不稳,拥兵重镇之军阀与少数民族贵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称汉王起,至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止,计有汉(前赵)、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夏、北燕、北凉等十六国兴亡相替,此外还有冉魏、西燕、代等不包括在内。将军属官,《续汉书·百官志》叙:其秩千石。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加官”即“加冠”,取谐音,寓意升官发财。散官又称散阶,与职官相对。散官不担任具体的任务,而是一种荣誉称号。
文章标签: 将军 鹰扬

猜你喜欢

「晋归义胡王」驼钮鎏金铜印
「武猛都尉」龟钮银印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
「殿中司马」鼻钮铜印
「魏率善氐佰长」驼钮铜印
东晋•“颜綝”六面铜印
西晋武津长印铜印章
涂金龟钮「关内侯印」铜印
铜驼钮“晋率善氐佰长”印
西晋刘弘铜印
「襄城太守章」龟钮铜印
「关内侯印」鎏金龟钮铜印
“晋乌丸率善邑长”驼钮铜印
鎏金龟钮「关内侯印」铜印
「晋归义胡王」驼钮鎏金铜印
铜印
「关中侯印」龟钮铜印
铜驼钮“晋蛮夷率善仟长”印
0.1567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