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龟钮“建威将军章”,东晋,印面2.2×2.3厘米,通高2.4厘米。

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之龟钮造型质朴,龟首较长,向前斜伸,龟身两侧平齐,龟背上有简单的线刻纹饰。“章”字上部笔画省略为一道竖笔,印文凿刻的较为草率。整体来看,此印应是东晋、十六国或南朝前期的官印。

建威将军,武官名,始见于西汉。《史记·将相年表》载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韩次君曾任建威将军,东汉邓禹也担任过此职。魏晋南北朝时诸政权多设此官,如《三国志·魏书十六》附杜恕传载:“复出为幽州刺史,加建威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三国志·吴书十一》记:“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晋有刁默、王戎、周处、司徒勋诸人,十六国中西秦的梯君,南朝宋的刘怀民等都曾被授命此职。魏、晋、宋的建威将军有实际兵权,多为刺史或郡守兼职的方镇。武职名号,有建功、立威之意。历史上有建威将军、建威大将军、建威中郎将等。西晋末年,政局不稳,拥兵重镇之军阀与少数民族贵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称汉王起,至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止,计有汉(前赵)、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夏、北燕、北凉等十六国兴亡相替,此外还有冉魏、西燕、代等不包括在内。乌丸又作乌桓,东胡族的一支,部分居于乌桓山(今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及河北北部一带)。西汉武帝以后附汉,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塞外地区。官名。《周礼·地官司徒》载:“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其注曰:“扰亦安也。”

文章标签: 建威 将军

猜你喜欢

龟钮铜印二枚
西晋武津长印铜印章
铜驼钮“晋蛮夷率善仟长”印
「晋归义胡王」驼钮鎏金铜印
晋许凤印信辟邪钮铜印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
东晋•“颜綝”六面铜印
「晋归义胡王」驼钮鎏金铜印
「晋鲜卑率善邑长」铜印
马鸣寺碑
「朱佃民」橛钮铜六面印
羊钮「魏率善胡邑长」铜印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
「关内侯印」鎏金龟钮铜印
「武猛都尉」龟钮银印
东晋•“关中侯印”金印
鎏金龟钮「关中侯」印
龟钮「殿中都尉」铜印
0.1439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