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1049~1106),北宋庐州府舒城县人(今安徽舒城人),宋代杰出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1049-1106)享年五十七岁。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李龙眠即李公麟,字伯时,安徽舒城人,因舒城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 [1] 

出身名门大族,家藏古器名画法书甚多,自幼知识渊博,好古善鉴,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订世次,辨别款识。长于诗文,行楷书有晋人风。与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为至交,系驸马王诜之座上客。熙宁三年(1070)中进士,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后官至朝奉郎。元符三年(1100)病痹告老,居家乡桐城龙眠山,号龙眠居士。一生勤奋,作画无数,人物、史实、释道、士女、山水、鞍马、走兽、花鸟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人物、道释深得吴道子旨趣,运笔如行云流水,造型正确,神态飞动;山水气韵清秀,得王维正传;着色山水追李思训心法;画马过韩干。能集诸家之长,得其大成,师法自然,大胆创新,自成一家,被后代敬为第一大手笔、百代宗师。北宋的人物画,其构形技法,到北宋后期为李公麟(1049年-1106年)发扬光大,线条健拔却有粗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画面简洁精练,但富有变化;题材广及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既有真实感,又有文人情趣,而且所作皆不着色,被称作“白描大师”。《五马图》和《维摩诘图》标志着单线勾勒的技法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巨大成就。单线勾勒的写实能力在于它有可能表现对象的形体、质感、量感、运动、空间。所以单线勾勒是一种效果明显而高度简洁的描绘技法。李公麟是一个卓 越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尚有待更细致的分析,他创造了富于概括力的真实而鲜明的艺术形象,他掌握极优美的提炼形象的能力和表现技巧。但是他之选取非现实性的题材的倾向和追求一种与士大夫的生活密切联系的细腻的趣味,都说明他的艺术中蕴藏了一个危机。


猜你喜欢

西岳降灵图卷
商九老图卷
商九老图
潇湘卧游图乾隆题字“气吞云梦”
临韦偃牧放图卷
明皇击球图卷
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
法海灵山图册
白莲社图
云夫七弟书
风雨牧归图
柳塘牧马图
朝元图卷
雪江卖鱼图
草书诸上座帖
窠石平远图
双喜图
花卉翎毛图卷
0.2492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