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无咎周甲后作”章,近代,王褆篆刻,通高4.3厘米,印面边长2.1厘米。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无咎周甲后作”六字。边款阴刻楷书体“叔平社长六十寿。辛巳春日福厂刻寄奉祝”。

“无咎”见于《易经》,意为无过失或灾祸,古人多以之作名号,此处为马衡先生之别号。王褆于此印款中称马衡为社长,所谓“社”即圆台印社。辛巳年为马衡周甲(60岁),时圆台印社已成立13年。王褆(1878-1960年),原名寿祺,字季维,号伏厂、曲瓠、罗刹江民,晚号持默老人,斋号麋研斋。浙江杭州人。性喜蓄印,尝自称印佣。工治印,尤擅刻朱文印,风格流畅挺拔,得浙派神髓,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民国初至北京,充任印铸局技正,后至上海卖书治印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著有《说文部属拾异》、《麋研斋作篆通假》等。1907年辑《福盦藏印》十六卷,1936年辑《麋研斋印存》二十册,内有四册为自刻印。1953年宣和印社出版《福盦老人印集》一册。印身侧面无雕琢,平面施刻印款或无款。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古代的干支记日法。以十个天干字和十二个地支字相配,用以记日。

马衡(1881—1955年),字叔平,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工八分书,喜刻印,尤喜蓄青田石章,收藏书画碑版甚富。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门学考古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主持过燕下都等地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对秦石鼓、汉魏石经及古代度量衡等方面的研究颇有贡献。著有《汉石经集存》、《凡将斋金石论丛》等。1928年辑自刻印成《凡将斋印存》二册。《广印人传》有载。圆台为北海团城旧名,团城是其俗称。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古物保管委员会设北平分会于此,马衡与魏建功、黄鹏霄、台静农、庄严斋、齐念衡、金复诸君共组圆台印社,研究刻印之术。


文章标签: 马衡 周甲 圆台 麋研斋 王褆 浙江 民国 老人 考古

猜你喜欢

马士达印4
士达之印
娄东马士达章
青田石“万竹庐图书印”
郑春霆自用榄核印二十六方
篆刻「李超人」白文石印
癸未二度本命年
马士达印
寿山石“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章
「有耻堂」兽钮红寿山石印
篆刻「李超人」白文石印
「兆泉」田黄石椭圆印
马士达印5
「番禺汪氏」石印
黄士陵“黟山汪氏”石章
大蹇鹏来
篆刻石印
「锺祐庆」牙印
0.2125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