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遗音”琴,唐至德丙申,通长122厘米,肩宽20.1厘米,尾宽13.4厘米,最厚5厘米,底厚1厘米。此古琴为圆首内收狭尾,项、腰各作内收浅弧形,相传为神农式,琴面浑厚略呈半椭圆状,项、腰作圆棱。通身漆黑色,退漆处露栗壳色及部分鹿角灰胎,以朱漆修补,发大小蛇腹断间细牛毛断纹。金徽。琴底发波浪形细纹断。圆形龙池,直径7.6厘米,扁圆凤沼,长12厘米,宽2.9厘米。琴面为桐木斫,色黄质松,纹直而密,小弦外侧自岳山至少徽有拼合痕,纳音微隆起。紫檀岳尾,制作细润精致。额下由轸池向外微坡,护轸系原作,岳、尾均有后换痕迹,装旧青玉轸足一副,足雕葵瓣纹,轸作6棱尖底,系明黄丝绦长穗。琴池上方刻4厘米许草书“大圣遗音”4字,池下方刻8.1×7.6厘米细边粗笔方印,篆“包含”2字,池之两侧分别刻2厘米许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4句16字。龙池内两侧上下有3厘米许朱漆隶书腹款“至德丙申”4字。琴背铭文均系旧刻,曾填以金漆,字口均已断出。以指扣琴背,音坚松有回响,按弹发音清脆,饶有古韵。大圣,儒家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遗音,遗留的声音。即宋欧阳修所云:“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

腹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是唐安史之乱时肃宗即位改元的第一年。大圣遗音琴是中唐之始制作的第一批宫琴,是区别唐琴时代特点的标准器,具有极重要的文物和学术价值。同时制作的琴尚有两张传世,国内海外各一。此琴为清宫旧藏,逊清帝出宫前久藏于养心殿南库,因屋漏,琴面满积一层坚厚的泥渍,如漆皮脱落状,岳山亦伤残,故清室善后委员会以“破琴一张”载入《点查报告》。1947年经王世襄先生发现,并鉴定为唐琴。又经古琴家管平湖精心修理,恢复了漆色、断纹与金徽的原貌,遂成为传世唐琴中较完整的一件。

古琴以宽者为上,窄者为下。形体被人格化,上端突出部分为头,最上近边沿处为额,头下内收部位为项,再宽出处为肩,直下内收部位为腰,最下为尾。琴背面、额两角为护轸,名凫掌,项上横开之浅槽为轸池,7个小孔穿轸绒,上端系弦,下边系轸,上音孔称龙池,下者称凤沼,腰部之中左右各开方孔名足池,用以安足,足为雁足,用以缠弦。琴上紫檀嵌件简称岳尾,横列项上高出琴面者为岳山,岳下平面横木为承露,尾部中间略高出琴面者为龙龈,岳龈架弦便于弹拨,龙龈左右者为焦尾,下者为尾托。琴横陈案上,头左尾右,其外侧安13枚取音标志名徽,徽多用蚌壳制作,金玉者为贵。琴张7弦由外向内渐细,第1弦最粗。琴弦本为丝弦,晚近乃用西乐之钢弦。弦穿出轸绒外之结曰“蝇头”。

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生于姜水,以姜为姓,造耒耜教民耕作,尝百草教人治病。一说神农氏即炎帝。

上古神农氏所创琴式。传世明刻历代琴式图中,神农式有两种,一为圆头直颈,有内收半圆形腰;一为圆头内收弧形颈,腰下为内收狭尾。

漆器表面出现的断裂,据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记载,漆器断纹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等多种,其中蛇腹断最为常见,其特征为“断纹较长,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故名。

位于琴底上方的出音孔称“龙池”。位于琴底下方的较小的出音孔称“凤沼”。古琴部位名称。在琴的槽腹中,正对出音孔(所谓龙池、凤沼)处,通常留有与出音孔形状相同的隆起部分,称“纳音”。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上面再罩透明漆。

文章标签: 琴面 龙池 遗音

猜你喜欢

唐双足箕形陶砚
唐高力士腿骨
唐多瓣花朵形器
唐玄宗開元小尺
明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本
唐铁臿
唐代箕形陶砚
唐三彩辟雍砚
唐花卉纹石鼓墩形砚
唐仲尼式“春雷秋籁“七弦琴
唐代箕形陶砚
唐铁鐎斗
唐代箕形石砚
唐石权
宋拓大观帖(一) 册 唐高宗六尚书帖
唐代鎏金乾封泉宝铜钱
唐青黄釉水盂
唐中和三年883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