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单袍,清顺治,身长140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15厘米,下摆136厘米,开裾长87厘米,前胸后背团直径32厘米,两肩团直径29厘米,下摆前后团直径30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袍在明黄色暗团云龙纹实地纱地上以妆花手法织八团彩云金龙纹,领、袖边饰蓝色彩云金龙纹妆花缎,外沿蓝色片金及二色平金边各一。领、襟缀金托珊瑚圆扣四。袖衬本色实地纱,袍上八团纹样内衬补缀明黄色缠枝莲纹直径纱。此袍为清代皇后吉服,织造精细,其领、襟处所饰妆花金龙纹样仍带有明代风格。妆花是云锦中的一种,属于提花丝织品,有妆花缎、妆花绢、妆花罗、妆花纱等。其特点是织造工艺复杂,色彩多而变化丰富。织造方法系用各种颜色的绒管对花纹的各个局部做通经断纬的挖花妆彩,因而织物的背面有彩色拋绒(或称回梭绒)。因其彩纬多,故织料较厚重。丝织物名称。即在纱地上织彩色花纹,是纬线起花织物的一种,多用于各种夏季服饰。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清代的一种暗花纱织物。无纹饰的地部为平纹交织,密度较大,显花的部位为左右两根经线相纠绞交织,密度较小,形成纱孔,虽为单色,也能显露出纹饰,故称实地纱。

古建筑彩画贴金工艺做法。片金即成片的金,纹饰的外轮廓线沥粉,整个纹饰画面贴金。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亦称“直纱”,是一种纬线粗于经线,两经纠绞交织的织物,属纱罗组织,外观呈方孔状。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

文章标签: 纹样 珊瑚 花纹 织物 形式 中国 装饰 工艺

猜你喜欢

明黄色绸绣绣球花棉马褂
石青纱妆花云蟒纹单朝袍
浅杏黄缎绣五谷丰登绵袜
明黄色大洋花纹金宝地锦
金镶珠宝帽顶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黄熏皮行裳
金黄色暗团龙缎扫雪貂皮行褂
明黄色八团云龙妆花缎袷褂
刺绣荷包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明黄色八团云龙寿字妆花缎女夹龙袍
黄云缎勾藤米珠靴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
石青缎银鼠皮行服褂
栽绒金地蓝色团蝠纹毯
薰貂皮皇帝冬吉服冠
皇帝行服冠
0.0741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