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色缎地缉米珠绣云龙袍料,清乾隆,衣长148厘米,两袖通长124厘米,下摆宽134厘米。清宫旧藏。

成衣料为大襟右衽式,在酱色八枚缎地上采用五彩绒丝、米珠在其前后胸、两肩处绣正龙纹四,下襟绣升龙纹五,前后下摆及两袖端绣五彩海水江崖纹及杂宝纹,通身间饰五彩流云、八吉祥和暗八仙纹样,绣线劈绒匀细,绣工规整,以缉米珠绣法突出主题纹饰,配色艳丽,晕色协调。又称串珠绣,是将宛如米粒大小的珍珠、珊瑚珠钻孔,用丝线穿起来,按所需纹样,依次钉在绸或缎地上。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在古建筑彩画中多见,常绘于小找头、盒子、柱头、天花、短小木构件的方心等部位。常见的升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在上,尾在下,头为侧面,朝向宝珠,四肢两上两下、两左两右,其中一只爪抓住或者抓向宝珠。由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所组成的纹饰。通常有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

八吉祥,即法轮、海螺、宝伞、天盖、莲花、宝瓶(罐)、鲤鱼、盘长八种吉祥物。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八仙指神话传说中神通广大的道家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他们各持一件宝物,分别是葫芦、扇子、花篮、渔鼓、荷花、宝剑、洞箫和玉板,传说这些宝物法力无边,有逢凶化吉之作用,其被用作装饰图案,以物代人,称暗八仙。

“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

文章标签: 图案 纹饰 彩瓷 纹样 八仙 装饰 两袖 吉祥 宝物

猜你喜欢

明黄色纱缀绣八团龙袍
黄色暗团龙江绸玄狐皮端罩
石青色缎织金团龙朝裙
黄缎织金行龙彩云袷褂
点翠勾莲寿纹头面
皇太极皂靴
草绿色绸绣牡丹团寿夹马褂
黄色云龙妆花纱织金袷龙袍
栽绒金银线边地莲枝地毯
明黄色江山万代暗花绸貂皮褂
吉服带1
栽绒金地蓝色团蝠纹毯
黄色云龙妆花缎袷朝袍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
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描金云龙单朝袍
石青纱妆花云蟒纹单朝袍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浅杏黄缎绣五谷丰登绵袜
0.0963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