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镀金转皮球花钟,18世纪,通高49厘米,宽22厘米,厚16厘米。英国制造。此钟分上下两层,通体铜镀金嵌料石。下层正面以红、蓝两色料石围成菱形开光,开光内有9朵由红、黄色料石镶嵌而成的小转花。下层内有音乐及活动玩意机械装置。上层正面镶白珐琅三针钟盘,钟盘周围饰以白、绿、蓝、红、黄等色料石镶嵌而成的卷草纹和花朵。钟顶端有一大朵转花,分前、后两层,分别由红、蓝两色料石镶嵌而成。启动后,两层花交叉旋转,似皮球滚动,故名转皮球花钟。弦满开动后,美妙的乐曲声响起,下层及顶端的转花旋转,令人目不暇接,爽心悦目。我国瓷器普遍采用的装饰手法之一。宋代以后较为流行。一般是在锦地上有规则地空出数量不等、形状各异的白地,用线条勾出轮廓,称为开光。开光内绘各种纹饰。在一件器物上有二、三、五、六、八数目不等的开光,开光形状有长方形、方形、菱花形、扇形、桃叶形等。其艺术效果是使开光内的纹饰更加鲜明突出。宋金时期河北磁州窑、陕西耀州窑、江西吉州窑都采用开光这一装饰方法,有的不采用锦地,直接在器物上刻划开光,用以突出器物的主题纹饰,增强装饰效果。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文章标签: 装饰 纹饰 器物 我国 珐琅 形状 色料 中国 菱形 扇形 时期 表面 世纪 开光 琉璃 转花

猜你喜欢

铜镀金象驮水法宝星花钟
镀金珐琅怀表2
铜镀金转皮球花三人打乐钟
铜镀金山子座转人钟
铜镀金象驮转花水法钟
铜镀金白瓷花钟
铜镀金象拉战车乐钟
铜镀金仕女戏鸽珐琅画怀表
嵌料石六角星式表2
铜镀金牧羊风景羊驮钟2
铜镀金嵌料石花瑞鸟钟
铜镀金珐琅壁瓶表
铜镀金嵌珠石杯式表
铜镀金四象驮转花水法钟
铜镀金月球顶人打钟
铜镀金人戏狮象驮钟
铜镀金四狮驮象水法表
铜镀金仕女吹笛珐琅画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