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中八仙图卷是明代尤求的画作,现在珍藏于厦门市博物馆。饮中八仙指的是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八位著名文人,他们不但才华横溢,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喝酒,因此被誉为醉八仙或是饮中八仙,这八位文人分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贺知章、草书家张旭、汝阳王李琎、李适之、高士崔宗之、苏晋和雄辩家焦遂。

图卷简介

厦门市博物馆收藏有一幅珍贵的中国明代画作《饮中八仙图卷》。《饮中八仙图卷》横6.16米,纵31厘米,全卷共有44个人物,共设置了八幅场景,分别刻画了八位酒仙的生动形象,“八仙”是重点人物,还有36个陪衬人物,作品通过36个人物的烘托陪衬,使得这“八仙”处在一个更加合理的环境之中。每幅场景还配有诗文,诗画交融。八位酒仙神态各异,有的风流倜傥,正在举杯豪饮;有的骑在马上摇摇晃晃;还有的已醉倒在地……八仙以酒会友的雅趣和率真跃然纸上,给人一种不问世俗、飘飘欲仙的超脱境界。

那么图卷中描绘的仙是谁呢?其实,饮中八仙指的是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八位著名文人,他们不但才华横溢,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喝酒,因此被誉为醉八仙或是饮中八仙,这八位文人分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贺知章、草书家张旭、汝阳王李琎、李适之、高士崔宗之、苏晋和雄辩家焦遂。

这是一幅横6.16米的长卷,为纸本设色,画卷徐徐展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贺知章,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他的《回乡偶书》脍炙人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含蓄的写出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贺知章是八仙里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位,在《饮中八仙图卷》里贺知章骑在马上,他双目微闭,摇摇晃晃地仿佛要从马上掉下来,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贺知章阔达纵逸的性格特点。

《饮中八仙图卷》的第二个人物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典型的皇亲国戚,宠极一时,画中李琎也是骑在马上,他扭身回头,望到后面有个卖酒的酒车,一下子来了兴趣,用鞭子指着酒车,仿佛立刻就要下马盛酒喝。画旁是杜甫描写李琎的诗,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说汝阳王李琎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产美酒的地方酒泉去。不过,在专家看来李琎好酒还有着避嫌,这一更深的含义,这个人长的漂亮不说还特别有才气,像这样的人唐玄宗必须要防着他,所以他这种醉有一点故作放达以避嫌疑的意思,所以说汝阳三斗始朝天,喝完三斗酒才去上朝,谁敢这样?这一个是突出了他的权势,还有一个我认为他是给玄宗看的,让玄宗不怀疑他。

《饮中八仙图卷》里首先描绘了酒量超人的大诗人贺知章,借酒避嫌的汝阳王李琎,接着是又一位酒仙李适之,李适之曾位居左丞相,后受到排挤,罢相后,在家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但难免多了点借酒消愁的意味,为了凸显李适之曾为丞相的显赫地位,尤求将李适之的酒器画的很奢华,酒桌上摆满了铜器、金银器等各种名贵酒器,旁边的童子身上也挂着大量的铜钱前去买酒,杜甫的诗文用日费万钱形容李适之的奢侈,用鲸鱼吞吐百川形容他豪饮的酒量。

《饮中八仙图卷》里接下来的是两位潇洒的名士,一个叫崔宗之,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宫延尚书,本人少年才俊、风流倜傥,与李白是好友。画上崔宗之正坐在草席上举杯豪饮,用白眼仰望青天,牌睨一切旁若无人,另一位潇洒名士叫苏晋,苏晋是为唐玄宗起草诏书的人,相当于唐玄宗的秘书。苏晋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过着亦僧亦俗的生活,他一面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中。画中苏晋正与老僧谈禅论经,老僧的弟子,一个小和尚举着酒坛,苏晋仿佛按耐不住了,眼睛直往酒坛上瞟,杜甫用醉中爱逃禅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放纵,而又有所顾及的性格特点。

接下来《饮中八仙图卷》中出现了重量级的人物,这就是醉仙李白,相传有一次唐玄宗在白莲池泛舟饮宴一时兴起,感叹眼前的大好江山,说应该请李白过来做篇文章,画中身着红袍的高力士,过来宣读皇帝的御旨,而眼前的李白却醉得迷迷糊糊,倒在了地上,几个童子连拉带拽也没将他拉起来,李白还自豪的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李白桀骜不训,傲视皇帝贵权的艺术形象神采奕奕,画旁是杜甫的诗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狂放不羁,酒后文思泉涌的状态跃然纸上。

接下来一位,可以和李白比肩的人物叫张旭,张旭是极富个性的草书大家,相传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草书如云烟舒卷,变化无穷。张旭来了兴致,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又有张颠的雅称。在《饮中八仙图卷》里,张旭在展开的绢纸前不慌不忙,他无视贵权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臣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不敬的行为,也体现了张旭狂傲的个性。不过,在专家的眼里张旭颇有几分借酒扮狂的思想。张旭是艺术家,艺术家都是善于自我表现的,所以三杯其实没醉,是借酒撒疯,在王公大臣面前表现一番。

八仙中的最后一位是一介平民叫焦遂,焦遂是一位雄辩家,但有趣的是,据记载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时说话结结巴巴,作为平民,他是不会随时高谈阔论的,所以他借助的工具也是酒,焦遂喝五斗酒后才略有醉意,开始滔滔不绝,在《饮中八仙图卷》里,描绘焦遂的场景多达十人,位于中间的焦遂正高谈阔论,旁边的人听得津津有味,画面集中渲染了他的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用笔精确。在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诗酒交融,千古风流,曹操对酒当歌,陶潜独酌东篱下,诗歌中篇篇有酒。

作者简介

尤求(生卒年不详),字子求,明代画家。号凤丘,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山水人物,亦善道释画,画学刘松年、钱舜举,工山水,尤其擅长人物仕女、白描,亦善道释画。尝画太仓小西门关帝庙壁,又为弇山藏经阁壁画诸佛像。曾临摹北宋《睢阳五老图》副本(五老指杜衍、王焕、毕世长、朱贯、冯平),为朱氏后裔保存。白描仕女,艳冶绝世,可称仇英之后劲。传世作品有隆庆五年(1571)作《饮中八仙图》卷、六年(1572)作《品古图》轴、万历三年(1575)作《红拂图》轴,现均藏故宫博物院;万历元年(1573)作《风云起蛰图》轴藏中国美术馆;《人物山水图册》、嘉靖三十三年(1554)作《昭君出塞图》卷藏上海博物馆;万历八年(1580)作《围棋报捷图》轴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柳阴远眺图》轴图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下册。从艺活动约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

文化背景在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诗酒交融,千古风流,曹操对酒当歌,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常在竹林中畅饮。其中的酒老大当属醉仙刘伶,有关他的酒事传奇最多。陶潜独酌东篱下,诗歌中篇篇有酒,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非常开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包容,所以知识分子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诉求和发泄自己的感情,所以,在开元盛世能够出现这样的“饮中八仙”。

明代画家尤求《饮中八仙图卷》,笔法细腻,用八个场景,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画中八人神态各异,他们地位不同,性格迥然,却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有借酒消愁的、有借酒壮胆的,无论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狂放不羁,草圣张旭酒後,挥毫落纸如云烟的潇洒率性,都刻画生动,以精细的笔触表现,中国古代名人与酒为友的独特风貌。


文章标签: 李白 八仙 人物 张旭 李琎

猜你喜欢

寒山拾得图
墨笔山水人物轴
尤求红拂图轴
尤求品古图轴
风云起蛰图
西园雅集图轴
雅集图卷
尤求人物图轴
尤求品古图轴
荆溪招隐图
山水立轴
风雨归舟图
花鸟精品册 15张
渭滨垂钓图
便面畫選集12张 花巖游騎圖
五色蜀葵图
蕉林酌酒图
苏惠回文凯旋诗
0.1344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