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1687年6月14日—1772年),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家贫,遂学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人物画题材十分广泛和丰富,它不仅画神仙佛道和历史名人,也擅长从民间生活中取材,塑造了纤夫 、乞丐、流氓、渔民等下层人民的形象,这在古代的画家当中是十分难得的。康熙间至扬州卖画,人争客之。是中国清代杰出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与郑燮友善。擅草书,后以狂草笔法作画。亦能诗。有《蛟湖诗钞》。 [1] 

黄慎14岁时,父亲客死湖南,两妹相继夭折,家境十分穷困,为生计,母亲命其学画,为人写真。16岁时,离家从师,他勤奋苦学,悉心钻研,画艺日进。

人物生平

黄慎 [2]  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五日(6月14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岁时尚在,卒年不详,幼丧父,以卖画为生,奉养母亲。初随上官周学画,后离家出游,曾多次在扬州卖画。方十八九岁,寄身萧寺,昼为画,夜无所得烛,从佛光明灯下读书。其艺既擅,出游豫章,历吴、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扬州鬻画,人争客之。

雍正五年(1727年)以母垂老,不欲远离,乃奉居扬州,又三年乃返闽,郑燮赠以诗。

乾隆十六年(1751年)黄慎的母亲去世,他又重游扬州,居住六年,才返故里,苦度晚年。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年八十二,尚作花卉册。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亦偶有笔过伤韵者。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


文章标签: 人物 笔法 扬州 山水 康熙 草书 母亲 花鸟 黄慎

猜你喜欢

雄鸡图轴
柳塘双鹭图纸本
捧梅图纸本
黄慎漱石捧砚图轴
黄慎麻姑仙像图轴
黄慎商山四皓图轴
黄慎伯乐相马图轴
黄慎荷鹭图轴
黄慎芦花双雁图轴
断桥残雪图
山水
西亭春艳图
桃园图
月嫦娥扇面
桃潭浴鸭图
秋林观泉图卷
疏树归禽图
山水十开
0.1349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