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镂雕松下老人图笔筒,明末清初,高14.7厘米,口径15.8厘米,底径14.2厘米。笔筒紫檀质,圆筒式,以深雕和镂雕技法表现高士自娱的悠闲场景。笔筒大面积镂雕山石,峭壁陡立,岩石下一株苍松旁逸斜出,虬枝古拙,独撑一片小洞天,老人独处其中,双手抚膝,倾首冥想,悠然自得。不远处一小童正抱琴而来,欲急行却又恐失手,神态刻画的极其生动。紫檀筒壁虽色极深沉,但镂刻空灵而无压抑感。筒壁画面颇为传神,小童怀抱中的古琴似将传出优雅的琴声,正所谓静中有动,画中有声。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品种。古琴以宽者为上,窄者为下。形体被人格化,上端突出部分为头,最上近边沿处为额,头下内收部位为项,再宽出处为肩,直下内收部位为腰,最下为尾。琴背面、额两角为护轸,名凫掌,项上横开之浅槽为轸池,7个小孔穿轸绒,上端系弦,下边系轸,上音孔称龙池,下者称凤沼,腰部之中左右各开方孔名足池,用以安足,足为雁足,用以缠弦。琴上紫檀嵌件简称岳尾,横列项上高出琴面者为岳山,岳下平面横木为承露,尾部中间略高出琴面者为龙龈,岳龈架弦便于弹拨,龙龈左右者为焦尾,下者为尾托。琴横陈案上,头左尾右,其外侧安13枚取音标志名徽,徽多用蚌壳制作,金玉者为贵。琴张7弦由外向内渐细,第1弦最粗。琴弦本为丝弦,晚近乃用西乐之钢弦。弦穿出轸绒外之结曰“蝇头”。

文章标签: 技法 紫檀 古琴 笔筒 老人 瓷器 小童 镂空 琴面 钢弦 西乐 龙龈 丝弦 镂雕 琴弦

猜你喜欢

江正玄玉墨
东林莲社硃墨
老坑云纹大圆砚
赤壁游故事笺
红漆描金夔凤纹管兼毫笔
程君房制百子图墨
程君房蟠螭纹圆墨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
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
香合
晚明张希黄留青竹刻“醉翁亭记”诗意图笔筒
澄泥夔纹砚
孙瑞卿神品墨
手腕休息
龙生九子条形墨
白鹤山人端石长方砚
程君房婴戏图墨
布引滝蒔絵長硯箱
0.0795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