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雕董其昌书诗笔筒,高24.8厘米,口径34.2厘米。

笔筒圆体,略扁,形体硕大,口沿微内倾,筒壁厚实,庄重沉稳。内壁髹黑漆,外壁阴刻唐代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一首,与原诗略有出入: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饮如长鲸吸百川,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似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

长安市上酒家眠,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字内填蓝,末署“其昌”款字及印“董其昌”、“宗伯学士”二方,知其粉本为董其昌所书。

此器外壁书法雕刻运刀如笔,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如欲破壁而出,为笔筒增色不少。黄杨木为常绿灌木,四时不凋,生长极为缓慢,传说每年只长一寸。黄杨木木质坚硬,不易开裂,因其难长,故无大料,常用以制作中型文玩陈设、印章或镶嵌等装饰材料,其色彩艳丽,佳者色如蛋黄,与深色木材互相映衬,异常美观。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品种。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唐朝诗人,有“诗圣”之名。其诗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倾向。《三吏》、《三别》、《秋兴》、《春望》等诗篇广为传颂。诗以白描手法刻画了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等8位嗜酒如命的名人高士,是杜诗中别开生面的作品。其诗曰: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一字长庚,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出生于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荐召翰林供奉,遭谗出京。游历江湖,纵情诗酒。以后坐永王之乱流夜郎,中途遇赦,还依族叔李阳冰,后以病卒。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亦擅书,他的诗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被世人称为“诗仙”。诗文收入《李太白集》。

张旭(658—742年),字伯高,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为人洒脱不羁,豁达豪放,嗜好饮酒,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焦遂并称为“饮中八仙”。能诗,长于七绝。工书,精晓楷法,以“急风骤雨之势”的草书最为知名,世称“狂草”。相传每嗜酒大醉,呼叫狂走,下笔愈奇,或以头濡墨而书,如醉如痴,故称“张颠”。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并称为“三绝”。黄庭坚评其书为“草书之冠冕”。传世书迹有草书《肚痛帖》、《心经》、《醉墨帖》、《千字文》、《自言帖》、《古诗四帖》等。

文章标签: 李白

猜你喜欢

程君房天保九如墨
端石雕九龙云从砚
天启程君房燕山图墨
陈洪绶铭端砚
赤壁游故事笺
古狻猊墨
程君房爵禄封侯长方墨
吴去尘墨光歌墨
方于鲁文犀照水墨
程君房云来宫阙墨
香合
程君房墨出青松烟圆墨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
汪文宪青麟髓墨
澄泥蟠螭纹长方砚
藤鳥蒔絵螺鈿硯箱 
乾隆御题端石龙池砚
黒釉天目
0.1330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