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葡萄纹绳耳炉,明早期,通高11厘米,口径12.8厘米,足距8厘米。炉折边口,绳纹冲天耳,扁圆腹,三足。炉上配有紫檀木盖,白玉镂雕鹭鸶荷花钮。炉作白釉地,口下饰小朵花纹一周,腹部饰掐丝珐琅葡萄纹,茂盛的枝叶下果实累累,或绿或紫,饱满晶莹。炉底作蓝釉地,饰折枝菊花纹,无款。此炉釉色透明纯正,尤其是紫色透如紫晶,具有早期珐琅釉色的显著特点。葡萄纹图案是明初珐琅器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炉口及双耳均为后配。俗称“景泰蓝”。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葡萄本非中国内地所产,系由西域传来。《齐民要术》曰:“汉武帝使张骞到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葡萄纹在内地图案装饰艺术中最早见于东汉,到了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已普遍流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深受人们的喜爱。也称绳纹。是由两条、四条或更多的线条扭结成绳索状的纹饰。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常与梅、兰、竹一起被喻为四君子,为文人所喜爱。

文章标签: 花纹 珐琅 葡萄 紫檀木 珐琅器 蓝釉 图案 装饰

猜你喜欢

掐丝珐琅兽面纹兽耳活环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盘
掐丝珐琅天马纹三螭洗
色絵金襴手龍虎図大瓶
抹茶器
衣帽架Hat Stand
万历款掐丝珐琅花卉纹烛台
色絵花果実文皿
色絵紫陽花図大瓶
瑠璃地金彩唐草文仙盞瓶
景泰款掐丝珐琅勾莲纹象足盖炉
掐丝珐琅勾莲纹螭耳象足熏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
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
碗有鸳鸯,起重机,吉祥生物和程式化的花朵_Bowl with Mandarin Ducks, Cranes, Auspicious Creatures, and Stylized Flowers 32
掐丝珐琅菊花纹出戟花觚
青地色絵日本風俗図扁壺
0.0948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