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玻璃瓶,高20.8厘米,口径11厘米。瓶喇叭状圆口,口沿外撇,颈直且较长,约占全器的二分之一弱。腹部类鹅卵形,最大径偏上,近底处束紧,高圈足。足底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分布周边的上、下、右、左处。瓶的口沿和足部为碧绿色,颈、腹部饰白、蓝、红三色相间的条带纹,斜向缠绕全器,其颜色的相间规律为白、红、白、蓝。搅料工艺是乾隆时期创造的一种新的玻璃装饰工艺,其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类似于拧丝。在玻璃器上最早出现款识的时间是清康熙年间,直到清末,大量的清宫造办处玻璃厂作品常有年款,但是款识分布方式多为双直行、单直行,并加圈栏。这件作品的刻款方式却比较特殊,呈单字分别处于四个方向。此瓶颜色纯正,质地洁净,造型雅致,纹饰流畅活泼,如行云流水,为本来静止的器物注入了勃勃生机,是不可多得的古代玻璃珍品。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又称绞料、绞丝等,是两种以上颜色料搅拧在一起,形成有层次的螺旋纹的一种装饰方法,为清代著名的玻璃装饰技法之一,分为单色深浅搅料和多色搅料等多个品种。

清朝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的简称,成立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三代皇帝的提倡和扶持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嘉庆(1796-1820年)之后仍然维持生产,每年都为皇家烧造大量的玻璃器,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方告结束。

文章标签: 玻璃 颜色

猜你喜欢

木框转花玻璃片
有动物面具把柄和食人魔面具的古老瓶子_Archaistic Jar with Animal Mask Handles and Ogre Masks 21084
黄套红玻璃荷花纹缸
清白玻璃粉彩镜盖粉盒(一对)
鼻烟壶Snuff Bottle
琥珀色透明玻璃马蹄尊
花瓶
白套红玻璃钵
清粉白花玻璃双耳瓶
瓶子
瓶子
鼻烟壶Snuff Bottle
碗与开花的藤和八个佛教符号_Bowl with Blossoming Vines and the Eight Buddhist Symbols 18235
鼻烟壶Snuff Bottle
蓝套绿玻璃螭纹水丞
透明蓝玻璃花口式碗
龙形手柄杯
玻璃胎画珐琅彩花卉纹瓶
0.1171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