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听琴女俑,东汉,高53厘米,宽33厘米。东汉中晚期,陶俑制造中心由西安、洛阳等地转向四川。此时的四川,社会安定,经济富足,人们注重享乐。不仅生时及时行乐,还欲死后带入地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享乐活动及器具,便被仿制成明器,听琴女俑即其中之一。听琴女俑双腿跽坐,似正专心致志欣赏音乐,听到会心处,情不自禁以手扶耳,弦外之音,令人有绕梁之想。川俑合模翻制,陶质中多夹沙,长期埋藏地下,面部模糊。此外,川俑五官较为紧凑,多呈笑意。此俑较典型地反映出川俑特征,出自彭山一带。明器也称“冥器”、“盟器”,是中国古代为随葬而制造的器物。它包括各种礼器、日用器皿、兵器、工具等。始见于春秋战国时代,沿袭至明清以后。其质以陶、石、木、纸最为常见。

中国古代正式场所的一种坐姿。基本姿势为上身挺直,双膝下跪,两小腿折向后面,臀部压于脚后跟之上。跽坐出现于商周时期,盛行于两汉。

制匏工艺的重要方法。当匏幼小时,纳入刻有阴纹的木制或陶制模范中,至秋天成熟时取出,则其形状图纹与模范随形相合,再略加修饰,即可成器。

文章标签: 中国 明器

猜你喜欢

木立俑
陶幼龄羊
木立俑
陶画彩鸟
陶猪
陶画彩女立俑
陶鸡
陶舞蹈男俑
陶提水女俑
小Ts'ung形雕刻Small Ts'ung-shaped Carving
陶画彩狗
陶猪
陶狐
东汉石握猪
灰陶俑
铜跪俑
陶狗2
0.1063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