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余帖》,宋,乔行简书,纸本,册页,纵32.1厘米,横42.5厘米,行书,23行,240字。

《闰余帖》又称《邓使郎中帖》。释文:

行簡伏以即日閏餘盈數,歲易肇端。共惟觀使郎中鄉眷丈。小駐寓鄉,會頒新渥,行神先路,台候動止萬福。行簡向心不得一見而別,負慊久之。茲又蔥蔥度時,未及奉主書之敬,忽承真翰,意愛甚隆,慚感溢寸衿矣。行簡宜歸久矣。誤蒙旒扆之知,偷枉歲月,不覺年數之趣,其後遂以情懇祈而遂所請。然當軸處中,不爲不久,而身偶艱難,勞無寸效。可以持謝鄉党、親戚、朋友、故舊,負我夙志,枉有遭時遇主之大幸,而迄無以自見於明時。故雖蒙恩過優,以寵其歸,不敢以爲榮,而以爲愧矣。賤迹甫達故山,疾疢即相尋。日惟呼醫啜藥,近忽增劇,歲旦不敢眠,勉拜此謝。記存顓價之候,信筆以道真情。疏□塵讀,不計也。蒙體照不宣。

本幅鉴藏印钤“莲樵鉴赏”、“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莲樵成勋鉴赏书画之章”、“南韵斋印”、“梦禅室鉴”、“陈淮望之氏一字药州”。

此帖为《宋人手简册》所收之一,内容属应酬类,多为感恩之语,并言疾病缠身。此帖是南宋乔行简的书法真迹,落款“夷简”二字系后人将“行”字改为“夷”字,以冒充北宋吕夷简手迹。“蒙体照不宣”后应有官职名衔,现已裁去。按《宋人手简册》中有乔行简书札可以对照书法风格,文字内容也与乔氏史传相合,如文中“即日闰余盈数,岁阳肇端”,查嘉熙四年,正有闰十二月,其时乔氏85岁,已入晚年,衰病不堪,与文中“日惟呼医啜药”等陈述相符。

《闰余帖》随手为之,书法殊形异态,气势雍容,行笔跌宕。

清顾复《平生壮观》、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文物出版社《宋人书翰》册影印。乔行简(1156-1241年),字寿朋,浙江婺州人。吕祖谦弟子。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进签书枢密院,拜左丞相。嘉熙四年(1240年)加少师、保宁军节度使、礼泉观使,封鲁国公。淳祐元年(1241年)卒,年86岁,谥文惠。著《周礼总说》、《孔山文集》。

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清代鉴赏家顾复编纂。顾复,字来侯,自号方泾上农,明末遗民。《平生壮观》著录作者所见书画,全书十卷,其中法书五卷,绘画五卷。凡《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所录名迹大体为其所见。以时代顺序简录,各件略加评论,辨其真伪,但有误记印记多处。成书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有徐乾学序、自序。李佐贤(1807—1867年),字仲敏,号竹朋,山东利津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官汀州知府,授翰林院编修。嗜古精鉴,善画竹石。
清代李佐贤撰写的一部书画著录书。李佐贤(?-1876年),字竹明,利津(今山东省)人。全书二十四卷,记述了其亲眼所见的书画作品,有些还涉及了内府图书。按时代顺序编排,始于东晋,终于清乾隆朝前。以卷、轴、册形式分类记载。

文章标签: 书画

猜你喜欢

宋人法书(四) 册 乔行简书劄子
行书汪氏报本庵记
法華経刊本
谢昌元 座右自警辞 纸本
洞庭春色赋 中山松醪赋 合卷
彦和帖 行草书纸本
行书上时宰二札纸本,手卷,行书,第一札
苏东坡 墨竹卷
李白仙诗卷蜡笺
尺牍 值雨帖纸本
行书杜甫诗
乡石帖行书
二札帖纸本
葛君德忱贴行书
尺牍清和帖
临沂使君帖行草书纸本
城南唱和诗卷行书
留简帖
0.224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