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帖》,宋,辛弃疾书,纸本,册页,纵33.5厘米,横21.5厘米,行楷书,10行,110字。

《去国帖》释文:

弃疾自秋初去國,悠忽見冬,詹詠之誠,朝夕不替。第缘驅馳到官,即專意督捕,日從事於兵車羽檄間,坐是倥傯,略無少暇。起居之問,缺然不講,非敢懈怠,當蒙情亮也。指吳會雲間,未龜合并。心旌所向,坐以神馳。右謹具呈。宣教郎新除秘閣修撰,權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辛弃疾劄子。

本幅鉴藏印钤“杨氏家藏”、“原素斋”、“松雪斋”、“琳印”、“海印居士”、“黄琳美之”、“休伯”、“项元汴”诸印,以及“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南韵斋印”、“莲樵成勋鉴赏书画印”、“莲樵曾观”等印。

此帖是《宋人手简册》中一页,内容为酬应类。文中“秋初去国,……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是指在江西提刑任平“茶寇”赖文政事。据《孝宗本纪》:“淳熙二年六月,以仓部郎中辛弃疾为江西提刑,节制诸军讨捕茶寇。”另据《宋会要》记:“淳熙二年润九月二十四日,上谓辅臣曰:江西茶寇已剿除尽。……辛弃疾已有成功,当议优与职名,以示激劝。”辛弃疾平茶寇后,诏江西提刑除秘阁修撰,故此帖当书于淳熙二年十月间,时年36岁。

此帖书法中锋用笔,点画尽合法度,书写流畅自如,浑厚沉婉,笔意略显苏黄遗规。虽无豪纵恣肆之态,亦不失方正挺拔之气,为辛弃疾仅见的墨迹珍品。

明李日华《六研斋三笔》、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文物出版社《宋人书翰》册影印,刻《海山仙馆藏真帖》。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山东历城人。蔡伯坚弟子。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南渡归宋。孝宗朝官至大理少卿,加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进龙图阁,知江陵府,又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即卒。著有《稼轩集》。

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项元汴(1524—1590年),明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别号香岩居士、鸳鸯湖长、退密斋主人,收藏家、画家。富藏书画等古名物,在明代私家收藏中堪称巨擘。精鉴赏。常见主要印记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

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清内府将各朝帝王的《本纪》单独缮写成帙,列架陈设,有彰显和敬承之意。李日华(1565—1635年),字君实,号九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能书画,善鉴赏。李佐贤(1807—1867年),字仲敏,号竹朋,山东利津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官汀州知府,授翰林院编修。嗜古精鉴,善画竹石。
清代李佐贤撰写的一部书画著录书。李佐贤(?-1876年),字竹明,利津(今山东省)人。全书二十四卷,记述了其亲眼所见的书画作品,有些还涉及了内府图书。按时代顺序编排,始于东晋,终于清乾隆朝前。以卷、轴、册形式分类记载。

文章标签: 辛弃疾 书画

猜你喜欢

小竹行草辛弃疾西湖˙夜行黄沙道中横幅
蜀素帖(首版画心全卷)绢本
悼古战场 草书
行书题王诜诗帖页
珊瑚帖
留简帖
研山铭行书手卷
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全卷)白麻纸
新岁展庆人来得贴
七言绝句 绢本
宋四家小品 冊6、米芾 尺牘
二札帖纸本
岁丰帖行书纸本
寒食帖
尺牍纸本
张季明帖 纸本
兰亭八柱第一 天历本
彦和帖 行草书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