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词》卷,明,唐寅书,纸本,行书,纵23.3厘米,横551.3厘米。

《自书词》卷释文

署款:“晋昌唐寅录似从汉老兄清玩。”款下钤“学圃堂印”、“唐子畏图书”。引首印“吴趋”。鉴藏印有“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宜子孙”、“嘉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

此为唐寅所作词并自书,分《集贤宾》、《锦衣公子》、《山坡羊》三组曲牌,共24首。唐寅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他的传世绘画较多,书法甚少。其书以行楷见长,学赵孟頫并参以李北海笔意,笔画婉转流畅,风格俊秀潇洒。此书结构严谨,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了劲骨于内、美形于外、缜密流便的独特风格,词、书并美,堪称珠联璧合,从中可欣赏到往昔“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儒雅韵致及其纯熟的书法功力。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收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有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卒。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其绘画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各科。画法早年受沈周、文徵明影响,多“吴派”痕迹,30余岁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宗“院体”一路,后泛学宋元诸家,自成一体。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格:粗笔一路源自周臣,仿学南宋“院体”,然于刚劲雄健中别具清俊秀逸之韵;细笔画属其本色,更多文人画笔意,景色简约清朗,用笔纤细有力,皴法灵活多变,墨色淋漓多变,风格奇峭而又秀润。人物画造诣也很深,兼善工笔重彩、工笔淡彩、白描、水墨写意诸法,形神俱备。集贤宾

红楼画阁天缥缈,玉人乘月吹箫。一曲凉州声袅袅,到此际离愁多少。青鸾信杳,魂梦断十洲三岛。春色老,看满地桐花风扫。

闲庭细草天色暝,箫箫风雨清明。万斛春愁兼酒病,偏不肯容人苏醒。残花弄影,明日是满枝青杏。金钏冷,罗袖上泪沾红粉。

冰肌玉骨香旖旎,藕花深处亭池。碧玉阑干谁共倚,辜负了凉风如水。光阴捻指,又早是破瓜年纪。鸾镜里,只怕道崔徽憔悴。

春深小院飞细雨,杏花消息何如。报道东君连夜去,须索要圈留他住。金杯满举,怎不念红颜春树。君看取,青塜上牛羊无主。

锦衣公子

细雨湿蔷薇,画梁间,燕子归。春愁似海深无底,天涯马蹄,灯前翠眉。马前芳草灯前泪,梦魂飞,云山万里,不辨路东西。

风雨送春归,杜鹃愁,花乱飞。青苔满院朱门闭,灯昏翠帏,愁攒黛眉。萧萧孤影汪汪泪,惜芳菲,春愁似海,绿草遍天涯。

秋水蘸芙蓉,雁初飞,山万重。行人道路佳人梦,朝霜渐浓,寒衣细缝。剪刀牙尺声相送,韵丁冬,谁家砧杵,敲向月明中。

寒食杏花天,鸟啼春,人晏眠。一帘飞絮和风卷,芳菲可怜,相思苦缠。等闲松了黄金钏,闷厌厌,朝云暮雨,魂梦绕巫山。

残月照妆楼,静愔愔,燕子愁。一庭芳草黄昏后,王孙浪游,光阴水流。梨花冷淡和人瘦,梦悠悠,铜壶漏滴,孤枕四更头。

罗袖卷春寒,对飞花,泪眼漫。无心拈弄闲箫管,尘迷镜鸾,愁埋枕山。蘼芜草绿王孙游(点去)远,倚阑干,丁宁鱼雁,风水路途难。

蝴蝶杏园春,惜芳菲,红袖人。东风九十愁缠病,罗衣懒熏,檀娥漫颦。烟波鱼鸟无音信,夜黄昏,空庭细雨,灯影照孤身。

孤枕伴残灯,悄无言,珠泪零。浓霜打瓦鸳鸯冷,凄凉五更,绸缪四星。愁肠早已安排定,恨才人,长门赋里,难说这衷情。

灯火夜阑珊,绣帘风,花影寒。不除钗钏眠孤馆,心儿渐酸,口儿渐干。此时愁比天长短,梦巫山,云收雨散,神女怨青鸾。

日转杏花梢,送春归,把酒浇。行人不念佳人老,青帘小桥,黄骝满膘。天涯何处无芳草,路迢遥,归期正早,瘦损小蛮腰。

山坡羊

新酒残花迤逗,寒食清明前后。罗衣冷落,冷落腰肢瘦。个样愁,何时有尽头,刚能遣拨,遣拨还依旧。芳草天涯人在否,登楼登楼,望远游,低头低头,泪暗流。

情和愁缠人沉醉,月和灯明人心地。为冤家使得心都碎,骨髓情怎教人心弃毁。蓝桥路阻,路阻春来水,深院黄昏珠泪垂。徘徊灯花烧做灰,荼荼『0726』兰干边,飞作堆。

信迢迢无些凭准,睡醒醒何曾安稳。东风吹散,吹散梨花影。软怯身轻,身轻草上尘。只愁镜里朱颜损,栲栳量金难买春。伤神伤神,额黛颦,堪嗔堪嗔,薄幸人。

纤手寻常相挽,亲许来时放胆,谁想塔尖儿上却把人来赚,咫尺间难猜对面山。风云气色多少浓和淡,铁打心肠也痛酸,冤愆怎得鱼儿上钓竿。盘桓难道,砖阶没缝钻。

暖融融温香肌体,笑吟吟娇羞容止,牡丹芍药都难比。紧搂时,心头气一丝,魂灵飞散青霄里,便死甘心说甚的,钗垂钗垂,宝髻披,香脂香脂,尚有余。

燕子妆楼春晓,箔上蚕眠春老,海棠报道,报道花开早。夜又朝,光阴信手抛,甫能炙得灯儿了,燕子楼头月又高。春宵春宵,叹寂寥,裙腰裙腰,香渐消。

窗下鸡鸣天晓,天际王孙芳草。烟波旷荡,旷荡鳞翁杳。翠黛凋,愁眉怎样描。东风赚得莺花老,红烛金钗且慢敲。香消香消,一叉腰,迢遥迢遥,万里桥。

明日梧桐金井,游子风尘蓬梗。红罗斗账,斗账新霜冷。掩翠屏,斜身背着灯,灯前壁上形怜影,此际如何捱到明。愁听愁听,雁报更,低声低声,数薄情。

嫩绿芭蕉庭院,新绣鸳鸯罗扇。天时乍暖,乍暖浑身倦。整步莲,秋千画架前,几回欲上,欲上羞人见。走入纱幮枕泪眠,芳年芳年,正可怜,其间其间,不敢言。

数过清明春老,花到荼『0726』事了。光阴估值,估值钱多少。望酒摽,先『0727』典翠袍。三更尚道,尚道归家早。花压重门带月敲,滔滔滔滔,醉一宵,萧萧萧萧,已二毛。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中国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编纂,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书中收录的均为清朝宫廷所藏之书画作品。

清高宗内府所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称为希世之珍,并藏在养心殿“温室”,颜曰“三希堂”。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乃元代的画坛领袖。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他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其绘画、书风和书学主张对当代及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

猜你喜欢

墨梅图
步溪图
草屋蒲团图
柴门掩雪图
风竹图
葑田行犊图
观梅图
红叶题诗仕女图
金昌送别图
牡丹赋行草书
行书忆过中条山语轴 绢本
草书卷跋纸本
草书西苑诗卷
手卷
行书千字文
千字文
行草书金山寺诗立轴 绢本
书扇页纸本
0.1511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