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论书》卷,明,董其昌书,纸本,行书,纵28厘米,横190厘米。

《行书论书》卷释文

钤“董其昌印”印。鉴藏印钤“师言斋珍赏印”、“爽邻”以及乾隆七玺、乾清宫殿座印等。

本幅有董其昌跋:“辛卯余以道馆师田公之丧请告还,时韩馆师曾使朝鲜,有高丽黄笺一卷赠余行。壬辰春还朝,纸已装潢。舟中多暇,随意拈笔,大都论书画法,委弃箧中不知。奴子辈何从复拆作横卷,浮传人间,且二十载矣。今日捡旧时书,忽友人吴太学士以相质,如见故吾尔。时率意点染,颇似蔡君谟书,余未尝学蔡书,偶相合耳。此纸亦有画粉本,惜亦散落。庚辰九月七日,新安江舟次书。董其昌。”钤“太史氏”、“董玄宰”印。鉴藏印钤“荔江”、“程茂莼江鉴赏”等印。

此卷内容乃董其昌数段论书之语,均见于《画禅室随笔》。据董氏自己跋文所记,该卷书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为其中年之作,用笔颇生拙古朴。因是随意书写,故字之大小、行距之疏密不甚讲究,但同时又流露出自然淳朴、无拘无束的韵味。卷后有董其昌在20年之后,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复见此卷所写的跋,记其书写此卷的前后经过。跋中言其所书与蔡襄书风颇为相似。与前面所写论书内容的书法相比,董氏的自跋运笔墨更加自然,个人风格更加鲜明,反映了其时书法艺术已走向成熟。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作书之诀在能放纵又能攒促,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矣。

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米元章谓大年千文,观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外。此皆言布置不当平均,当长短错综,疏密相间也。此是纲宗矣。

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变化矣。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秾肥,秾肥则大恶道矣。

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

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笔(“笔”字点掉)纸素,成板刻样。

东坡诗论书法云:“天真烂熳是吾师。”此一句丹髓也。

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

吾乡陆俨山先生作书,虽率尔应酬,皆不苟且,尝曰:“即此便是写字时须用敬也。”

吾每服膺斯言,而作书不能不拣择,或闲窗游戏,都有着精神处,惟应酬作答,皆率意苟完,此最是病。今后遇笔研,便当起矜庄想。古人无一笔不怕千载后人指摘,故能成名。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未有精神不在,传远而悻能不朽者也。

壬辰益夏,阻风黄河雀镇书。十八日。

提笔时须定宗旨,若泛泛涂抹,书道不成形像。用笔使人望而矣,其为某书,不嫌说定法也。

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

予尝题永师《千文》,后曰:“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信笔”二字最当玩味,其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东坡书笔俱重落,米襄阳谓之“画字”,此言有信笔处耳。

古人论书以结构(原“结构”二字点掉,改为下文“章法”)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绘图序》,是纨扇,其真如弦,此必非有界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弟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界,所以为神品也。是日重书。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的一部有关书画创作心得和古画评鉴的理论著作。共四卷,卷一包括论用笔、评法书、跋自书、评旧帖;卷二包括画诀、画源、题自画、评旧画;卷三和卷四为作者记事、评诗文等杂言随笔。本书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提倡文人画,崇尚文人书画传统所凝成的韵致。其画论对清代“四王”画派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举进士。曾在泉州、福州、杭州等地为官。善诗文。书法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被推为本朝第一,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有《蔡端明文集》。《宋史》有传。

文章标签: 书画

猜你喜欢

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
芳树遥峰图
仿古山水册6张 山水图
仿古山水册
仿古山水册8张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仿宋元人缩本画跋册14开86
封泾仿古图
临米芾方圆庵记
行书七律诗江城秋色纸本
行草书金山寺诗立轴 绢本
行书论书卷 绫本
草书手卷
书扇页纸本
章草 孙过庭书谱册(拓本)
临兰亭
牡丹赋行草书
避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