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仕女图诗》页,明,高启书,册页,纵25.9厘米,横43.4厘米,行楷书,13行,115字。释文:午夜深沉庭院悄,玉人夢醒聞啼鳥。鬆雲重口寶釵斜,羅韈生香鳳鞋小。蓮花滿路金步搖,六銖衣薄口絞綃。破顔一笑生百媚,金屋何須貯阿嬌。花妖羞口三思宅,嫦娥退縮無蹤跡。魚沉水底浪痕圓,雁落秋空楚天碧。疑是陽臺爲雨歸,香汗氤氳蘭麝飛。暗口歡蹤卜靈課,默無一語立斜暉。季迪題。款署“季迪题”,钤“墨海春融”印一方。鉴藏印有“希曾”、“张珩审定真迹”、“潘厚审定”等共11方。此作书七言诗一首,题仕女图。笔划圆转清劲,结体疏朗,姿媚动人。《书史会要》称高启:“善楷书,飘逸之气,入人眉睫。”“仕女”始称“士女”,其原初的语义指未婚的男女,后来泛指男女。至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录绘画作品时已开始用“士女”一词,它代表了一种题材内容,在当时,这类画作主要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美女。高启(1336-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苏州市)人。家北郭,与徐贲、宋克、张羽等卜居相近,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有文武才,无书不读,尤邃于群史。元末张士诚开藩平江,以高启为上客,谢去,隐居吴淞江之青丘,自号青丘子。洪武初,召入篡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再擢户部侍郎,固辞不就,退居青丘。洪武七年,因魏观案连坐腰斩,年仅39岁。其人才气俊逸,思致清远。明李东阳评:“国初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高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百余年来,亦未见卓然有过之者。”有诗、词、文集多种,合为《大全集》18卷、《凫藻集》5卷。

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张珩(1915—1963年),字葱玉,别署希逸,祖籍浙江吴兴,1915年2月10日生于上海。青年时期即以书画鉴定闻名。1934、1946年两度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1950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同年调文化部文物局工作。曾任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珩在学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尤其在书画鉴定方面造诣更深。他善于探索书画用笔的规律,并把实物与文献资料相结合,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作出科学判断,成为著名的中国书画鉴定专家。

文章标签: 张珩 高启 鉴定 书画 士女 季迪 楷书 洪武 青丘 绘画 仕女 北郭

猜你喜欢

张渊行书五古诗帖页
行书骑气帖纸本
临米芾行书尺牍卷
龚璛行书教授帖页
元 华祖立 玄门十子图 吴炳 行楷写传 合卷
墨迹五种册
行草诗文卷
陈绎曾楷书静春先生诗集后序卷
陆广楷书诗简帖
元 杨维祯 行书真镜庵募缘疏卷
邵亨贞行书诗帖
危素楷书陈氏方寸楼记卷
元 揭傒斯 临智永真草千字文卷
赵雍行书鄣南八咏诗卷
俞俊行书别驾帖
墨竹诀并图卷
行书家书帖页
陈植行书怀存斋诗帖页
0.2567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