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轴,清,傅山书,绫本,篆书,纵143厘米,横48.3厘米。释文: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扈游良可赋,终乏掞天才。款署“山书”,钤“傅山之印”白文印。此轴为傅山用篆书录唐人宋之问《扈从登封途中作》五律诗一首,代表了其篆书的典型风格。傅山的篆书用笔和结构皆有新意,试图摆脱斯(李斯)、冰(李阳冰)篆书端庄平正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傅山(1607—1684年),字青主,号朱衣道人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明亡后隐居不仕,以行医为生。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博学鸿词科,强征至京,以死拒,放归。能绘画,精医学。书法篆、隶、真、行、草无所不精,以草书最富特色,笔力雄奇恣肆,追求生拙真率的艺术境界,是清初书坛大家。有《霜红龛集》行世。《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有传。宋之问(约656—712年),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上元进士。伟仪貌,雄于辩。唐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以才名被召,入直内廷,擢入崇文馆充学士,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武则天夺袍赐宋(见上正文《龙门应制》纪事)的故事广为流传,为时人钦羡。后因谄事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讥,贬泷州参军,不久复官。唐景龙三年(7O9年)因朝廷朋党争立,宋之问下迁越州长史。睿宗立,以附张易之、武三思党,徙钦州。玄宗即位,被赐死。宋之问为唐代近体律诗定型期的代表诗人,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他的诗多歌颂应制之作,格律严整,文辞华靡。有《宋之问集》行世。李斯(?—前208年),字通古,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从荀卿学成,西入秦。秦始皇并六国,以李斯为丞相。始皇崩,斯追随赵高,废太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后为赵高所诬,腰斩于咸阳,时年约70岁。工篆,删大篆之繁冗,取其合宜,参为小篆,天下行之。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会稽刻石》等。著有《苍颉篇》七章,已佚,后人有辑本。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至将作少监。工书法,尤精小篆。初师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喜而习之,遂开阖变化,如龙似虎,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悉在胸中,自成一格。他对自己的篆书亦颇自负,尝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也。”时人谓之为仓颉之后身。早年作篆笔法清瘦,至大历年以后即晚年书作,笔法愈清淳劲利。雅好书石,颜真卿之碑多其篆额。他的篆书风格对唐代后期及宋、元、明、清历代书字有巨大影响。后人对李氏书法多所称颂,然亦有贬抑者,清末康有为即认为他的书法“益形怯薄,破坏古法极矣。”存世刻石作品有《李氏三坟记》、《书谦卦》、《般若台铭》等。
文章标签:
篆书
宋之问
李斯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