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临阁帖》卷,清,石涛书,纸本,行草、楷书、隶书,纵24.5厘米,横350.4厘米。

署款:“时丙子秋八月,清湘瞎尊者临于清莲阁下。”款下钤“前有龙眼济”、“瞎尊者”、“头白依然不识字”印。

鉴藏印钤“欧阳林平”、“曾在朱屺瞻家”等5方。

此书分别临《淳化阁帖》卷二、卷四、卷五中的部分单帖,共六则七帖,分别是《隋僧智果评书五则帖》、《晋卫夫人稽首和南帖》、《秦程邈书帖》、《梁萧子云列子帖》、《唐中书令褚遂良家侄帖》、《魏太傅钟繇宣示表、还示表帖》。石涛时年55岁。

淳化阁帖原帖以楷、隶小字为主,参以行草。石涛的临帖,通篇布局平稳规整,笔画清劲古朴,特别是小楷和隶书字体方正而不刻板,风格凝重而平实,融以己意,颇具创意。石涛(1642—约1718年),俗姓朱,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灭亡后,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号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工于诗文,擅绘山水、兰竹、花草及人物。其笔情纵恣凝炼,独具创新,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极大。与清初画坛朱耷、髡残、弘仁合称“清四僧”,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针对画坛时弊提出诸多精辟见解。宋太宗(赵炅)淳化三年(992年)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然后摹刻成为法帖。大臣登二府者赐一部,此即淳化阁法帖十卷,简称阁帖。因只是朝廷捶拓,赐本也少,不及百年,原拓已极难得,王著学识不足,采择不精,标题多误。淳化阁帖是第一部官刻丛帖,故称“祖帖”。

智果(生卒年不详),隋代永兴寺僧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工书法,与智永同寺,尝谓永师云:“和尚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其书法取瘦劲之势,隋炀帝甚喜之。隶、行、草书皆工,后人评其书云:“智果书合处不减古人,然时有僧气。”

萧子云(486-548年),字景乔,南兰陵郡(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豫章文献王嶷子,梁太清元年(547年)为侍中国子祭酒。善草、行、小篆,所创小篆飞白轻重得宜,如蝉翼掩素,书法用笔健瘦,纤细而有力。其迹为世所重,远流海外。

文章标签: 石涛 和尚 书法 阁帖

猜你喜欢

十六阿罗应真图卷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
对菊图
风竹图
古木垂荫图
花卉册十帧
花卉山水册页12开
花鸟图册12开
江山胜揽
行书七律诗(紫宸朝下)
行书七律诗(江城秋色)
草书忭京南楼诗卷
嵇康酒会诗卷草书
手卷
草书 滕王阁序纸本
书扇页纸本
致若容札(卷)纸本
石湖八绝诗卷纸本
0.1471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