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内景经》卷,清,郭尚先书,纸本,楷书,纵36厘米,横268.5厘米。

款署:“道光四年六月十四日录奉,笛生四兄同年省览,莆田郭尚先。”下钤“兰石”印。鉴藏印钤“宋李心赏”、“古欢室藏”、“銕杲真赏”、“吉林宋李子古欢室收藏金石图书之印”等。

《黄庭经》是魏晋年间道士养生之书,分《内景经》和《外景经》。郭尚先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书录此《黄庭内景经》,时年41岁。此幅书法以颜真卿为根底,又融“馆阁体”姿韵,结体宽博秀雅,笔力雄浑坚实,为郭尚先晚期精心之作。郭尚先(1784-1832年),字元闻,又字兰石,福建莆田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官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工书擅画,精鉴别。他推崇颜真卿书法,认为“学书不过鲁公一关,终身门外汉”,故从颜书入手,深得其法,致使书名盛于清嘉、道间。在京师时,前来索书者“趾楼于户,每作字脱手,辄为人持去,拱璧珍之”。著有《增默庵文集》、《芳坚馆题跋》等。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书法家。曾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书法初学褚遂良,后请教张旭,深悟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真书笔力弥满,端庄雄伟,气势森严,行书遒劲郁勃,阔达自在,书风明显区别于二王(羲之,献之)和唐初诸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世称“颜体”。与当时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书评》论其书:“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传世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和《刘中使帖》,碑刻有《争坐位帖》、《多宝塔碑》、《东方画赞》、《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颂》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即“台阁体”,一种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的官场书体,清人多称“馆阁体”,明人多称“台阁体”,其义基本相同。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云:“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乾隆中叶,四库全书馆开设以后,“馆阁体”广泛流布。

文章标签: 楷书 书法 颜真卿 馆阁体 台阁体 书法家 内景 行书 郭尚先 笔力

猜你喜欢

兰石图六开册
行书七言联
行草轴
行书七言联
行书四屏
清郭尚先致理堂二月九日函
清郭尚先行书 横幅
清郭尚先行书七言联 轴
清郭尚先行书七言联 轴
孙岳颁行书隐居诗卷
包世臣草书录书谱轴
欧阳永叔 隶书卷
缂丝乾隆御临苏轼帖轴
莫友芝隶书录语轴
书法对联
吴大澂篆书五律诗轴
张照行书弘历读昌黎集诗轴
王弘撰草书录语轴
0.2322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