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女,1931年3月生于法国里昂,满族,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是中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1] 

人物简介

浙江杭州人。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31年生于法国里昂,由于出生地毗邻塞纳河而得名sona,法文意为“阴性”,中文名即为沙娜。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现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五届执行委员。曾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9年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称号,颁奖词为:

作为敦煌艺术的女儿,常沙娜以自己特殊的经历承载了敦煌艺术研究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机结合的时代之变。她设计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人民大会堂外立面建筑装饰和宴会厅建筑装饰图案等,既具有新中国鲜明的时代精神、民族气派,也体现了她深厚的敦煌艺术传统的积淀,这些设计是烙印在人们心里的中国公共艺术形象。她潜心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倡导艺术设计的现代探索必须根植于中国民间艺术与传统美术,她著述或编著的《敦煌历代服饰图案》《敦煌藻井图案》和《敦煌壁画集》等,既是敦煌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不可缺少的教科书。 [1] 

主要经历

1931 年 3 月生于法国

里昂, 1937 年随父母回国。是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2-3] 

1945年至1948年,在敦煌随父亲——著名画家常书鸿临摹敦煌历代壁画,学习传统文化艺术及绘画,并与父亲合办"父女画展",展出父女俩在敦煌莫高窟临摹的作品。

1948年赴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院美术学院攻读绘画。

1951年初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设计系任教,教授图案基础、传统图案临摹、花卉写生、专业艺术设计等课程。

1953 年全国高教院系调整,调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助教。 1956 年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先后任染织美术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56年后,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染织美术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全国妇联第五届执委。

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1983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2年出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

1983年至1998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及留美分会副会长、首都第一届女教授联谊会会长。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4] 

2018年12月,当选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 [5] 

2019年,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荣誉称号。 [1] 

代表作品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曾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人民大会堂外立面的建筑装饰和宴会厅的建筑装饰图案设计,以及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首都机场、燕京饭店、中国记者协会、中国大饭店等国家重点建筑工程的建筑装饰设计和壁画创作。1997年,主持并参加设计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的大型礼品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6] 

作品风格

常沙娜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壁画及传统装饰图案的研究和临摹,并结合现代装饰图案设计的创新需要,进行了多方面的、具有中国传统风格和现代装饰特点的创作设计。 [7]  常沙娜教授在熟悉和擅长运用传统图案的同时,注重探索艺术的“源与流”的融合关系。她从大自然的花卉形态中,不断汲取丰富多样的、美的图案造型素材。绘录了大量千姿百态的“花”的形象,体察大自然赋予植物花卉美的神韵和情趣,作为图案造型、构成及色彩的补充,从而形成她独有的装饰图案风格。

代表论著

有《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及合编的《敦煌藻井图案》《敦煌壁画集》,主编《常书鸿、吕斯白画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织绣印染集》及《常沙娜花卉集》《中国当代织染刺绣服饰全集》等著作。 [8] 


文章标签: 图案

猜你喜欢

八树(花椒树)
藏红花
风神
观无量寿经变
蝴蝶兰3
蝴蝶兰2
花卉11
花卉10
花卉9
玉堂富贵图
书法 -七言联
花卉图
蜀道行旅图
七言联
花卉虫草
千字文小楷
于右任 中堂
摹顾恺之女史人物卷
0.2724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