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巨大的阿弥陀佛佛像站在莲花底座上,由白色大理石制成,带有烫金和颜料的痕迹,以及佛像腰部的可见关节。两只手不见了,但是在手臂末端安装了木钉和铁支架以保持双手。铭刻并注明日期。_色素沉饰_铭文类型铭文铭文剧本中文铭文评论铭文是过时的,并命名为伊犁社会的成员,他们是佛陀生产的赞助人。__这个数字代表Amitābha菩萨,无限光的菩萨。根据基地的题词,它是在公元585年献给韩翠村韩翠村的崇光寺崇光寺。寺庙和村庄都无法确定,但据认为该地点位于河北省保定保定的西南部,该地区以白色大理石雕塑而闻名。佛教从公元一世纪开始慢慢传入中国,并在公元二世纪至六世纪的分裂时期广为流传。公元581年实现了大部分中国的统一,隋朝的两位皇帝(公元581-618),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使佛教成为一种国教。 Amitābha,字面意思是梵语中无边无际的光,是六至七世纪中国流行的净土宗净土的主要佛。这座雕像高约8米,与5至7世纪中国中部佛教石窟寺庙的岩石雕刻相当。在此期间,中国佛教雕塑经历了风格的转变。最早的风格化图像让位于更大的自然主义,其特点是解剖学上可信的身体,可能受到古普塔印度艺术的影响。雕像的手不见了,但是右手会被抬起,掌心向外以无所畏惧的姿态( abhayamudrā),左手以愿望的方式放下(varadamudrā)。腰部的一个连接和抛光的工作表面显示雕像被雕刻成两个独立的部分。表面上不止一个位置的颜料痕迹表明雕像曾经被镀金和颜色覆盖。佛教人物经常坐在或站在莲花上。莲花作为纯洁,启蒙和神圣诞生的象征,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形象。这座雕像最初侧面是两个较小的菩萨(启蒙生物),其中一个现在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更多

猜你喜欢

女服务员墓雕像Tomb Figurine of Female Attendant
隋唐 骨钗
隋骨匕首
0.0804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