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亭嘉树图》是元代画家倪瓒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绘平坡远岫,草亭嘉树,广阔的江面上露出汀渚一角,反映了作者人画俱老,淡泊自守的情怀。画面取三段式构图,用笔尖峭秀逸,树干皆双勾,稍事皴染,树叶点法富于变化。墨色较为干淡,仅以浓墨点苔,提出精神,为沉寂的画面融入了些许生气。 [1] 


画作内容

此画写的是江南山川景致一隅。平远山水,近处溪边、山石和坡岸:在崎岖不平的山石间长有二株树木,二株为点叶树,一株为长叶树,树干挺拔,枝叶直上,树叶萧疏、水边山坡的平地处筑有一草亭,草亭矮小,空无一人。草亭右侧有几株翠竹,枝叶茂密,将草亭右角遮掩。中间一宽水面,湖光波色,一片空旷;远处有浮现于湖面上的一片沙碛,伸向湖面;再远处为崇山,屹立于远处的湖面上,与近处的山石坡陀遥相呼应。 [2] 

该卷上诗塘有吴宽、朱果二家题记。

画中自题“七月六日雨,宿云岫翁幽居,文伯贤良以此纸索画,因写秋亭嘉树图并诗以赠。风雨萧条晚作凉,两株嘉树近当窗。结庐人境无来辙,寓迹醉乡真乐邦。南渚残云宿虚牖,西山青影落秋江。临流染翰摹幽意,忽有冲烟白鹤双。瓒。”

创作背景

细观画面之中的书法字形,可见扁方之感,纵观倪瓒书法作品编年,发现早期是以楷书隶书结合字态婀娜,晚期放逸,多用行楷,字形也由长瘦变为扁方,细看如老僧入定,《秋亭嘉树图》中字形扁方,由此推断,应是作者晚年60岁前后之作。 [3] 

艺术鉴赏

整个画面绝于人迹,给人以空旷寂寞、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这反映了画家作此画时的心境。 [2] 

《秋亭嘉树图》风格天真幽淡,意境荒寒,反映了作者人画俱老,淡泊自守的情怀。 [4] 

构图

整副画面三段式的构图,分为远景,近景和中景,远景所做层峦叠嶂之山脉,设色不多,有远去消逝引人遐思之感,中景即为“一河两岸”的一河,在远景和近景过渡的中间即画家所画之河,大面积的留白,不着一色一墨,但仍有广阔波澜之感,广阔的江面上微微露出一角小洲,草亭嘉树平坡,如朦胧夜月之下幽静雅洁。 [3] 

技法

该画用笔秀逸有力,近景为秋山嘉树,沙碛孤亭,作平坡,山石用折带皴法,横笔点苔,在坡上植树数颗,冷冷凄凄,净是稀疏松动之姿,笔简意赅,意境荒芜,并缀有茅舍为配,树干双勾,树叶点墨灵动多变,用笔较干,墨色偏淡,稍稍皴染树干,并浓淡对比点染苔痕,颇具生气。 [3] 

历史传承编辑

《秋亭嘉树图》曾被清朝内务府收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  [5] 

重要展览

2017年10月—12月5日,《秋亭嘉树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办的“赵孟頫书画特展”第二期第三单元:“松雪遗韵——赵孟頫的艺术影响”中展出。 [6] 

作者简介

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今属汀苏)人。元至正初,知天下将变,尽敞家财,浪迹震泽三泖(今太湖、松江一带)间,终其余生,张士诚多次延请,均避不出。精于绘画,尤工山水,画风天真淡远;书法高妙,推为逸品。著有《清閟阁集》,其词有《清閟阁遗稿词》一卷。 [7] 

文章标签: 画面

猜你喜欢

水竹居图
安处斋图
古木竹石图
江渚风林图
筠石乔柯图
枯木幽篁图
林亭远岫图
容膝斋图
疏林图
桃花源图
斗草图
童子礼佛图
长松五鹿轴
林和靖诗意
桃源图卷
人物图
苏惠回文凯旋诗
花鸟精品册 15张
0.0875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