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絜(1800~1839),字矩平,号治庵,黄岩人。自幼聪慧,喜诗善画,后习郭河阳、赵千里①笔法,擅长画石,精刻竹简。因家境贫寒,离母别妻,四处流落,途遇山水胜境,吟诗泼墨,技艺日精。后客居嘉兴,与苏杭名士交往,名声渐振,以卖画刻竹为生,有“方竹”之称。清道光十四年(1834)八月,为张延济②刻“清仪阁图”,竹树蒙密,篱落参差有郭。2年后,方刻张的肖像,有“庞眉皓首,如镜景澈”之称。张廷济评方的技艺说:“疁城③三百年来,竹人传中无此人也。”方的竹刻人像,线条简炼,典雅古朴,须眉毕肖,栩栩如生。江浙文士纷纷索取,称为“无上逸品”。

中文名方絜出生日期1800年逝世日期1839年字矩平

[宋]临安(今杭州)刻工。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曾刻徽州版通鉴记事本末,又刻临安版广韵。《宋元刻工各表初稿、宋元考古学初稿》

道光十八年,贫穷积郁,卧床数月,逝于嘉兴,年39岁。张廷济哀挽:“老母龙钟,寡妻呜咽,文人命苦,曾无过于此者。”著有《石交集》、《石我师斋稿》。《古玩指南》和《中国美术家辞典》,记载方的竹刻艺术。黄岩翻簧竹刻工艺受到方的竹刻艺术启迪。

古代诗词中称黄岩为“苍溪”,也就是苍溪方絜。方絜的里籍, 《墨林今话续编》、道光《嘉兴府志》均作黄岩人,张廷济称为“黄岩方絜”,陈莲汀称为台郡方君,其壬午年制严光像臂搁亦署“黄岩方絜”,应为台州府黄岩人无疑义。清光绪《黄岩县志》记载黄岩最早竹刻大家。

老子像翻黄笔屏

笔屏一面作老子骑牛携懂像,画面构图与物像造形与温州博物馆藏老子像笔筒全同,只是呈镜像反转而已。右上方阴刻隶书画题: “东来紫气满函关”并行书款: “矩平”,印: “絮”;一面阴刻老子小传行书五行,款书: “戊子之夏,方絜制”,印: “矩平”。此器为李锡卿旧藏,收入《嚼雪庐自玩竹刻》。这件笔屏是少见的方絜所刻翻黄器,足以证明黄岩地方的翻黄竹刻制作在道光年间已经开始,而非现在认为的由同治年间陈夔典所创


文章标签: 方絜 黄岩 道光 竹刻 嘉兴 张廷济 老子 黄岩人

猜你喜欢

山水
无量寿佛图
百鹊图卷
隔水吟窗图轴
关夫子像赞拓本
山水人物手卷(桃花源图)
青山卞居轴
指画系列 纳尔逊·艾金斯
三希堂记意图
山水扇面
芝昜东湖图卷
山水册页
观音
乾隆皇帝洗象图
牡丹
指画怒容钟馗图
山水册荷兰阿姆斯特丹
宝相观音图
0.1603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