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福,今江苏苏州人,家洞庭。锦畴仲子。善画。师改琦,初师赵伯驹,继仿四王,用笔用墨,浑厚秀润,然不多作。乞者率以水仙兰石应之。着墨不多,别饶风趣。

顾春福(1796-?),号隐梅道人,字梦香,一作梦芗,吴(今江苏苏州)人。顾锦畴仲子。著有《隐梅庵日记》一卷[4] 。善画,师于改琦。人物、仕女、花卉入手即超,而山水亦工。初师赵伯驹,继仿王翚,用笔浑厚秀润、细密,皴擦渲染简洁,法度中透逸气,意境幽远,自成一家,然不多作,故传世作品较少。 [1]  由于受到改琦的器重,名噪一时,对索画者,皆以水仙、兰石应之,虽着墨不多,也别饶风趣。他不但擅画,还精音律,善度曲。他又写散文,字句隽雅,情似宋人。年轻时,做过吴邑令万浣云的幕僚,曾游幕薛焕府中十馀年。与陈中丞、陶宫保、梁方伯等吴中名流相友善,历游大江南北

顾春福父顾锦畴,于画无所不能,长于山水,直入宋元人堂奥。其家境甚优。道光二十六年(1846),顾春福51岁时,于洞庭东山莫厘峰南麓购地十亩,买梅百株,建“隐梅庵”,植以梅、竹、杂卉、草亭、篱落,过着闲适幽雅的隐居生活。暇日携尺八洞箫吹之,太湖中渔歌四起,若远若近;林屋洞、石公山诸名胜荡漾眼前,大有超脱凡尘的蓬莱仙境。其实,在明清两代,苏州东西两山有私家园林很多,最为著名有5处。清人徐乾学在写太湖东山时说:尝言山中多好事,竞选胜地为园亭,不减洛阳之盛。庭园首推吴时雅之“依绿园”, 其次为顾春福之“隐梅庵”,屋虽简陋,而风光则美,令人心目皆爽。顾春福于“隐梅庵”赏景、读书,作画、鉴赏,怡然自乐。至同治元年顾春福见《黄鼎仿古山水画册》[5] 十二开,欣然题跋。清初的画家中,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画派,笼罩朝野,临摹古画成风,声势之大,家家大痴,人人一峰,全然是千人一面,徒有衣冠而乏其神采。然而黄鼎是个例外,他向王原祁学习元人画法,尤其对黄公望研习较深,在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之后,转师王石谷,遍临宋元,并好游览,日积月累,画艺大进。当时被乾隆称为“老名士”的沈德潜曾说:当代以画出名的有五个人,他们是恽寿平、吴历、王原祁、王翚和黄鼎。《黄鼎山水册》十二开册页明白标明是仿巨然、范宽、董源、黄公望、高克恭、吴镇、方从义、董其昌、倪瓒、王蒙等。这些仿古作品,简洁精到,一丝不苟,功力非凡。既仿名家,又有自家面貌,各具特色而不失全册之和谐。黄元淳、颜世清均有题跋。其中顾春福跋语云:“旷亭先生山水,善用燥锋,笔意沉着,深得麓台司农三昧,所谓腕下具金刚杵者。按先生生于顺治庚寅,卒于雍正庚戌年,八十有一。此册款署丁酉,计是先生六十八岁之作。老笔纷披,虚实兼备,超乎上乘。至其功夫结实,本属南宗,入门正轨。下走自五十岁以后,才能领略此种笔墨,为时已晚,又未获专心六法。今仅小先生作画之年一岁,虽事临摹,尚在门外,既膺服先生之学力,更自滋愧耳。同治元年秋七月既望,顾春福谨识”[6] 。足见顾春福对黄鼎叹服。

文章标签: 顾春福 山水 隐梅庵 先生 苏州

猜你喜欢

敢荔图
捧梅图纸本
句古双栖图
月嫦娥扇面
无量寿佛图
观音图
书法扇面
设色鸲鹆双栖图
关夫子像赞拓本
山水十开
山水册12开
柏下仙鹿图轴
富贵清高图
山水图卷
花鸟立轴
断桥残雪图
拟古山水册
山水十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