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贻汾(1778—1853), 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晚号粥翁,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武官、诗人、画家。以祖、父荫袭云骑尉,授扬州三江营守备。擢浙江抚标中军参将、乐清协副将。与林则徐友契,与法式善、费丹旭等文人墨客多有交游。晚寓居南京,筑琴隐园。精骑射,娴韬略,精音律,且通天文、地理及百家之学。书负盛名,为嘉道后大家。工诗文,书画宗董其昌,闲淡超逸,画梅极有神韵。其妻董婉贞也为当时著名画家。太平攻破金陵时,投池以殉,谥忠愍。著有《琴隐园诗集》、《琴隐园词集》、《书荃析览》、杂剧《逍遥巾》等。

夏丏尊对汤氏一生建树与气节予以高度评价:“诗书画,三绝重当时;大节凛然千古在,虚名犹恐世人知。”

《清史稿》言:清画家闻人多在乾隆前,自道光后卓然名家者,唯汤贻汾、戴熙二人。“

汤贻汾,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卒于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七十六岁。出生于今常州,后随父母去福建。后祖父汤大奎调任台湾凤山(今高雄县) 知县。乾隆五十一年(1786),爆发林爽文起义,凤山城破后,祖父汤大奎与父亲汤荀业同时遇害。

乾隆六十年(1795),汤贻汾十六岁,因袭云骑尉世职,历任苏、粤、赣、浙等省守备、都同、参将。后升温州镇副总兵(从二品官),因病未赴任而寓居南京, 在鸡笼山下筑隐琴园以颐养天年。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金陵后,赋绝命四十言,投池殉身,谥贞愍。

其山水受董其昌影响,承继“娄东派”传统,后来发展为淡墨干笔皴擦法,枯中见润,自创一格,境界平实。当时与方薰、奚冈、戴熙齐名,有“方奚汤戴”之称,其妻董婉贞(1776-1849)与子女共五人,亦善画,尽入《历代画史绘传》。

汤贻汾与林则徐友契。

道光十六年(1836),林则徐由淮安府至盐城皮大河一带,访察民情政事及兴修水利事宜。本年,林则徐作有《娄水文征序》、《庆芝堂诗序》等,自绘《饲鹤第二图》,汤贻汾为之补景。

汤贻汾故居被列为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标签: 林则徐 汤贻汾 乾隆

猜你喜欢

松石灵芝
南山把卷( 附诸家题跋 )
秉烛观碑图轴
民国汤涤山水并书汤贻汾五言律诗二首 成扇 汤涤书汤贻汾五言律诗二首
清汤贻汾行书七言联 轴
清汤贻汾临米帖立轴
汤贻汾玲珑石图 轴
花鸟草虫八开
三希堂记意图
花鸟立轴
双骏图
山水册荷兰阿姆斯特丹
富贵清高图
山水
长林逍遥图
柳塘双鹭图纸本
溪亭独眺图
山水扇面
0.158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