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子庸,原名功,字铭山,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横沙人。 [1]  招子庸出生于书香之家,其文笔矫健,诗文造诣颇深,亦善画工笔画,且精通韵律。清代文学家。 [1] 

招子庸,原名功,字铭山,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横沙人。其父招茂章,是个读书人,性宕逸,淡于名利,以延师教子为事,诗酒棋茗会友,输己恤人,心地光明,嫉虚声,重实学,著述不少,有《诗钞》梓行。母潘氏,知文识礼,善持家,严教子。招子庸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在兄弟姐妹八人中(有五人为继母所生)排行老大。招茂章与潘氏训子较严。招子庸与弟招子恕幼时由父亲亲自教读。稍长,二人就读乡塾,招茂章作长诗述家道艰难勖二子,诗中云:“吾祖喜贫难,农工是家计。志力务勤恳,服用戒奢丽。”“否极者后昌,望尔光门第。”“勉旃其毋忍,勿使家声坠。”在他的《诗钞》中,有不少训子之诗,可以见到他对儿子的一言一行谆谆告诫之用心良苦。这些教诲,寄托着双亲对他们的殷切希望,深深烙印在招子庸兄弟心田上。招茂章少年孤恃,支持家计而不能以一第显亲,终身引为憾事,故欲教子成名。招子庸能领会父亲这一期望,苦志读书。十余岁即能流利地背诵五经传注,累累如珠走盘。他甚至曾因为苦读而累病。其后,他从学于香山赵见菁。赵见菁曾为始兴县训导,精于《易》学。招子庸得此贤师,故打下的根底甚牢。嘉庆十九年(1814年)入冸,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彼时家族引为光荣,相与庆幸,而他的父亲在喜庆之时写了一幅堂联:“漫夸年少登科,须味古人言不幸;纵使春闱得意,应知吾辈责弥深。”鞭炮他不应以第一沾沾自喜,应有远大志向。这对他人生道路,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招子庸出生于书香之家,其文笔矫健,诗文造诣颇深,亦善画工笔画,且精通韵律。善骑射,能挽强命中。曾于嘉庆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一六年)参加科举考试中武举人,而在屡次应考进士均落第之后,遂与文友在广州结集诗社相互唱和 [1]  。其间,招子庸搜集了不少青楼歌伶咏唱的民间唱词俚句,以粤语韵律加以变调整理,写成《粤讴》一卷。全书共99题121首歌谣。由于《粤讴》保留了粤乐中的木鱼、南音之能说能唱、音乐性强的特色,其用词遣句有地方语言特征,形式自由,因而成为雅俗共赏的说唱文字在坊间广为传诵。《粤讴》的咏唱内容多是诉说男女爱情以及沦落青楼的女子之怨叹词语,文笔凄婉感人,具有浓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因而在中国民间俗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后被外国人翻译成英文推介至欧洲。招子庸撰写了《粤讴》之后,曾以获“举人大挑”的资格,分发到山东,先任临朐知县。后潍县发生马刚造反大案,朝廷派其侦断。子庸单枪匹马来潍,擒其首,遂改任潍县知县。因音近,民呼作赵子龙。然上任后奉行无为而治,沉浸书香翰墨。后任知府之职。道光二十一年(1841)因受友人的案件所牵连而被罢官。道光二十六年(1846)十二月十六日(1847年2月1日)在家乡病逝。 [1] 

招子庸的画写实性很强,他学习宋代协家师法大自然的好传统。他的家乡有不少竹林,成为招子庸写生的极好素材,在早晚、风雨等不同时节,他都认真观看竹的变化,为绘画创作积累第一手材料。他曾在自己画的竹图上题跋云:“画竹应师竹,何须学古人。心眼手俱到,下笔自通神。”这既是画竹的心得,又是经验之谈,十分难得。广州美术馆藏有招子庸画竹十二联展,是他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所画的作品。此画高3米半,宽8米半,气魄恢宏,观此画如置身于竹林之中,是历史画竹作品中少有的大联屏杰作。招子庸画竹是用水墨画成的,他善于运用墨分五色这种水墨画特有的技法上的变化,将阴阳、远近的景物充分表现出来,无怪乎画史称他是一个画竹的高手。

招子庸还善于画蟹,他的家乡横沙靠近珠江,每当遇到潮水退落,群蟹便出现在沙滩上爬行,为他提供了真实的画蟹标本。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画的《蒹葭郭索图》,只见笔下的群蟹栩栩如生,将江湖所见的景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是一件艺术精湛、很具岭南景物特色的佳作。招子庸还善于人物、兰花、蝴蝶等。

尝于牍尾画竹,有板桥(郑燮)风致。所写兰竹,或雪干霜筠,或纤条弱筱,俱能得其生趣。又以新意画蟹,平沙浅草,著墨无多,令人想见江湖风景。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仿王宸墨山水册神似。又善人物。尝仿金农无量寿佛,姿状奇伟而静穆,非俗手所及。作有《留庵随笔》、《寒松阁谈艺琐录》、《随山馆诗稿》、《云起轩词钞》、《南海县志》、《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墨林今话》。

文章标签: 招子

猜你喜欢

清招子庸墨竹四幅及墨兰四幅拓片
花卉
兰两幅(合裱)
竹两幅(合裱)
墨竹
芦蟹卷
招子庸水墨芦蟹图轴
疏树归林图
仿董源笔意图
猛虎图轴
江山无尽图卷
极乐世界庄严图
山水书法册
石梁雨来亭图卷
三希堂记意图
花哇
梅花牡丹图卷
山水册页
0.0752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