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乾隆四十六年孟夏月: 公元1782年 说明:清宫作品,一七八二年。背光背面铭汉、满、蒙、藏四体字:「乾隆四十六年孟夏月,卫藏贡有大利益金宗喀巴佛像,奉旨照式笵金,造此宗喀巴佛,宣扬黄教,普利众生。」合金铸成宗喀巴像,双手胸前成说法印,手中各捻出一茎莲花,花顶左方托一经书、右方托一剑;两者都代表智慧,也暗示此位黄教开宗祖为文殊的化身。铭文言其为清乾隆四十六年以西藏作品为型,照式笵金铸成。其鼻尖隆起,衣纹简率,犹是西藏作风;面廓柔和,肩背浑圆,腰以下未表现躯体的质量,金属色泽鲜亮,则是清廷作品的特色。莲花托下为方形须弥座,以象征文殊与勇猛的狮子护持,背光为菩堤树,嵌饰珠宝玉石,空行母与天女点缀其间;宝盖与冠冕间为上乐金刚的铜塑像。器内中空,底部圆片取下,里面装脏有:1. 舍利二颗。白珠状,以黄纸包裹,外书:「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三日收第穆胡土克图进舍利二颗」。2. 剔红荔枝盒二件。径7.1公分,高3.4公分,明代风格,漆色枣红,磨砻圆润。内盛红花、香木段,及八吉祥纹金银扣。3. 红铜舍利盒,高5.3公分,已锈。内盛褐色颗粒状物,类植物种子。4. 线札三,黄绢紧裹,一端丹书藏字。 款识:背记事:乾隆四十六年孟夏月,卫藏贡有大利益金宗喀巴佛像,奉旨照式笵金,造此宗喀巴佛,宣扬黄教,普利众生。,包舍利黄纸记事: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三日收第穆胡土克图进舍利二颗 参考:《故宫文物月刊》398期 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05;《皇权与佛法:藏传佛教法器特展图录》蔡玫芬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1999/06;《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选目》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1972/04
文章标签: 乾隆 作品 黄教 文殊 笵金 背光

猜你喜欢

金烧蓝牛角把小刀
金鹤
金镶珠九蝠挑头
金累丝嵌珠宝塔2
银錾刻花鸟杯
金项链
金镶珍珠翡翠戒指
金累丝万年如意
金嵌珠石葫芦式别针
金錾云龙纹执壶
银錾刻花鸟杯1
玛瑙镶金口带托盖葵瓣碗
金錾花双喜圆寿茶碗
银鎏金錾刻杯盘
金镂花嵌松石碧玺长方盒
金镶翠戒指
金镶石项圈
银杯1
0.2326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