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背吟诗图》是明代书画家徐渭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 

《驴背吟诗图》树枝间所盘青藤纷披垂落,树下一老翁乘驴缓缓而过,仿佛正在吟哦诗句,悠然雅适。老翁和驴仅用寥寥数笔便形神俱备,尤其是对驴子的描绘,用解剖学的眼光看驴的造型并不准确,而它那踏着轻快步伐的神气却跃然纸上。背景树枝、藤蔓则笔点零乱,使人顿有秋色萧索之感。 

画作内容

《驴背吟诗图》画幅上方斜出一树枝,阔笔大叶,点跺而成。树下有一老人骑驴前行,长袍宽服,一手牵驴缰绳,一手自然下垂。毛驴两耳竖起,嘴抵前骨甲,尾巴微扬、起落。 [2] 

《驴背吟诗图》并无徐渭自题或钤印,但上有清初书画鉴赏家笪重光、张孝思的两段鉴定文字。画幅左上为笪重光题记:“徐田水月驴背吟诗图。笪在辛鉴定。”画幅右下为张孝思题记:“以书法作画,古人中多见之。此副虽无款识,为徐文长先生糜疑。懒逸张孝思鉴。” [3]  [1] 

《驴背吟诗图》钤有: “江上外史” (朱文)。钤“张则之” (朱文)。此外又有钤藏印多方:“夫鉴定印” (朱文)、 “宫子行同弟玉父宝之” (朱文)、“藉书园” (朱文)、“徐田水印” (朱文)。 [3] 

创作背景

自唐以来骑驴吟诗,成为画家们喜爱的题材。 [2]  《驴背吟诗图》继承了南宋画家梁楷的“减笔”画传统。 [4]  《驴背吟诗图》一直被公认是徐渭的真迹。但还是有学者认为此图为明代仿品。 [3] 

艺术鉴赏

形象

从《驴背吟诗图》上看,不论人物或驴子的造型,还是树枝藤蔓疏斜历乱的姿致,都清楚的带有“写”的意味,可说真、行、草、隶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驴子的写意是特别动人的,看那哒哒作响的驴蹄儿,纵是写书,却行神俱足,既是物状,更是表现,令人觉的仿佛是伴随着诗翁吟哦的击节声,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技法


《驴背吟诗图》展示了画家在画“人物”和“走兽”方面表现出的才能,继承了南宋画家梁楷的“减笔”画传统。 [3] 

《驴背吟诗图》着笔不多,看来轻松随意,但绝非漫不经心的胡涂乱抹,没有极其深厚的功力、高度的技巧和奔放的感情是不可能达到的。作品不仅生动地表现出物象,同时把画家内心深处的感情倾泻出来,使写意画的浪漫主义气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 

作品评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宝林:《驴背吟诗图》展示了画家在画“人物”和“走兽”方面表现出的卓越才能。笔墨提炼到无可再减,而形象极其生动传神,且意态深远,这的确是这幅画的精采之处。 [4] 

作者简介

徐渭(1521年—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奇人,在诗文、书画、戏剧创作方面都造诣精深。其书法取苏轼、米芾笔意而自成一格,字体奔放,一如其人。在水墨大写意花卉方面继承梁楷、林良、沈周诸家写意花鸟画的风格,运笔放纵豪爽,施墨淋漓大胆,不求形似求生韵。在大写意绘画上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清代“扬州八怪”及近现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有《会稽县志》《笔玄要旨》《徐文长全集》。 [5]


文章标签: 吟诗图 吟诗 写意 画家 树枝

猜你喜欢

黄甲图
墨花九段图卷
水墨牡丹图轴
蟹鱼图
杂花图
草书白燕诗(全卷)纸本
徐渭山水图扇页
徐渭驴背吟诗图轴
徐渭墨花九段图卷
仿古山水册8张
梧竹书堂图
游船图
山水圖
竹鹤图
扇面集4张花卉扇面
人物图
辋川十景图
山水立轴
0.1361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