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早期(公元十七世纪): 公元1644-1911年 说明:白玉质。器的左右各琢一螭,螭身呈褐黄色。透过显微放大后可以发现,褐黄色部份的表面布满凹陷,似乎经过人为点状戳刺,小孔内或呈白点、或有沉积褐色半透明状之不明物质。此杯盛装于一只精雕着云龙纹的木盒中,盒上刻有清高宗御制「玉杯记」。「玉杯记」的内容乃是叙述高宗品鉴此杯的经过:乍看,以为是汉代之物;细察,则不免疑窦丛生,遂召来「姚宗仁」共赏,姚某一见即笑称,此乃其祖父所精制之伪古器,换言之,这件玉杯大约制作于清代早期。值得注意的是,高宗得知此杯为伪古赝品后,并未表示谴责或是不悦,反而是好奇的继续追问:为何此杯不像当时市面上的伪汉玉那样油污不堪?姚宗仁遂将祖传伪制古玉、致残作沁之法娓娓道来,最后并以「圬者圬墙」评论其他伪作者为求速效而不遵循正法,最后落得徒费工夫,于事无成。高宗认为此番言论乃近理之谈,可称是执艺以谏,故特别为文记之。姚宗仁,是乾隆早期宫廷作坊内的玉工。当时内务府造办处的役匠是由民间征调而来,其中,玉工以来自苏州「专诸巷」者为多、为要。苏州文风鼎盛,当地的艺匠往往具有文士的气质。姚宗仁是否为苏州人?目前尚难断定。不过,从他援引《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之典,可见其言谈不俗,或许正因如此,乾隆皇帝「常以艺事咨之」。其实除了「玉杯记」外,在院藏〈快雪时晴帖〉上高宗亦提及姚某-「己巳腊日雪后,乘兴缩临此帖一过,命朱采刻于姚宗仁所制玩鹅玉器,亦一嘉话也」,得皇帝一再传颂的玉工,唯此一人,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款识:附件御制诗文 参考:Jade, des empereurs à l’Art déco(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借展「玉:从帝王尊荣到装饰风的艺术」展览图录)Sous la direction de Huei chung Tsao, MNAAGMNAAG et Somogy éditions d’Art2016/10;《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纪艺术的仿古风》李玉珉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3/12;《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冯明珠主编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09;《国立故宫博物院-文房聚英》蔡玫芬、国立故宫博物院日本京都巿:同朋舍出版1992/11
文章标签: 姚宗仁 高宗 玉杯

猜你喜欢

青玉衔莲水座大鱼
青玉十二辰——兔
白玉仿古铜纹出戟方觚
白玉镂雕螭龙纹佩
水晶兕觥
青玉十二辰斧形佩——戌
碧玉象耳衔活环花觚
白玉乾隆临王羲之帖册
痕都斯坦碧玉嵌石瓶
翠玉盘
白玉芭蕉仕女
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
白玉推胸
青金石御制诗山子
碧玉莲花纹瓜棱式罐
青玉大圭
翡翠圆芯
红白玛瑙巧做双鱼龙花插
0.1339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