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金至元: 公元1201-1400年 说明:立雕双卧鹿,首尾相接,各以一侧身躯相连,一只双目直视,另一只回首而望,直视的只鹿四腿跪卧,回首的只鹿右前肢侧伏,两鹿的鹿角不作花冠形,而呈灵芝状,中药界称为「珍珠盘」。两鹿口中各自所衔的一枝凌霄花(紫藏),乃利用褐色玉皮雕成,回首鹿的鹿角也有褐斑。 在商周铜器或玉器上可一再发现以鹿的形体作为器形或纹饰之器物,但多作花冠式鹿角,汉代画像或漆器等所出现的鹿纹虽然常不很清晰,但也可见或无角,或也作花冠式角。唐代金银器上的鹿纹则以灵芝状鹿角出现的频率较多,虽然也曾在陕西西安沙坡村(唐长安城内)的一座窖藏中发现内底刻饰花冠式鹿纹的银碗,但是有学者因其制作、纹饰与錾刻的铭文,认为是中亚粟特地区的制品,制作时代约在七世纪前半。 在辽代的金银器上依稀可见到这种带有灵芝状鹿角的鹿纹,虽然并不十分清晰,仍可确定绝非花冠式角。学界迄今尚未仔细检视金代与元代金银器的鹿纹造型。在内蒙古的女性蒙古贵族墓曾出土一套鹿纹腰带铜牌,可惜所发表的图版无法分辨牠们鹿角的形状。这种灵芝状的鹿角比较接近麋鹿(扁角鹿)的角形,但是出自艺匠之手的作品,已与真鹿角形有些出入。传世玉器中不乏头顶灵芝状鹿角的鹿之造型,有立雕,也有浮雕,有的订为唐,有的订为宋,也有定为辽、金或元代的情形,此外也有出土的实例,虽然是出土于清代一品官索额图幼女墓中,但是被断为北宋玉器。至于图中这件双鹿,因其形制与雕琢的圆熟,暂订为金、元的文物。 款识: 参考:《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多元文化与艺术》石守谦、葛婉章主编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1/10
文章标签: 花冠 鹿角 玉器 时代 鹿纹 造型 金银器 世纪

猜你喜欢

玉透雕迦楼罗饰
春水玉饰
金代环形青玉饰件
带皮白玉海东青攫天鹅图带饰
玉雕海东青捕天鹅佩
青白玉“连年大贵”佩 金代
玉鹘攫天鹅带饰 金代
金/元玉雕春水纹带饰
秋山玉炉顶
白玉透雕花卉纹饰件
翡翠白菜
金玛瑙珠
石刻罗汉坐像
玉卧虎 金代
大理石雕灵芝如意云纹花瓶
金珍珠串珠
白玉巧雕双虎纹秋山佩 金代
青玉镂雕花鸟纹饰
0.1891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