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南宋: 公元12-13世纪
说明:圆口窄唇边,长颈,扁圆腹,矮圈足。胎骨较厚,全器采垫烧法烧制,内外施青釉,呈色翠青,釉质匀整透明。圈足欠圆整,着地处露出灰白色胎,足端可见铁红色边。此一器形普遍流行于宋元之际,材质有铜、银器和瓷器之别。日本常盘山文库收藏一件器形相仿,但釉色米黄的作品,由于该件瓷瓶的器表局部也出现青翠的釉色,加上大英博物馆收藏一件同形青瓷瓶,浙江省龙泉窑博物馆收藏的同形瓶釉呈米色,故有米色釉的产生,乃因窑烧时火候温度出现改变,导致青瓷釉色转呈米黄色的说法。 此外,与此件瓷瓶相似的作例,也见于四川省金鱼村遂宁窖藏(1236-)、韩国新安海底沈船(1323)。和老虎洞窑址的出土品之列;对照四川省彭州窖藏和浙江省兰溪市无名氏南宋墓出土的银器。反映出不同窑口纷纷追仿金属器,烧制相似器形的时代风格。
款识:
参考:《贵似晨星:清宫传世12至14世纪青瓷特展》余佩瑾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05;《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器物卷》蔡玫芬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10/10;《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蔡玫芬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05;《故宫瓷器录 第一辑 宋元》(上编)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1/04
文章标签:
青瓷
釉色
故宫博物院
银器
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