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乾隆: 公元1736-1795年
说明:此件作品构造相当复杂,不仅同时汇集转心、套瓶及交泰的技法于一器,而且纹饰的处理亦包含彩绘与镂空的两种技法。从外观看来,该瓶作一侈口、宽唇、短颈、硕腹、矮圈足的造形,然而仔细研究其结构,发现整只瓶子其实可以拆解成瓶颈、腹部及内、外两瓶,形成「交泰」的瓶式。整件作品无论内与外,相接组的部分皆分别分开烧造之后再拼接成一件整器。以手触动瓶颈,内瓶亦随之旋转,而瓶腹虽一分为二,然而藉由内瓶的套接,上下两部分既相错开,也彼此维持着巧妙的套合关系,有象征天地上下交通,国泰民安之意,故称为「交泰瓶」。瓶面施黄釉,釉面以针刻绘出纤细的锦地花纹,花纹之上再以蓝、白、紫、粉绿、深绿、橘红等釉彩描画番莲花、蕉叶和朵花,花朵的形状虽然一样,但在不同釉彩的装饰下,显得错落有致。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朵花、每一片叶的筋脉皆巨细靡遗地描绘出来,而敷染的色泽亦有深浅浓淡的变化。同时,镂空的八卦纹及上下分开的如意云纹,亦能将观者的视线指引至内瓶,强调该瓶穿透玲珑的特色。「夹层玲珑交泰瓶」为督陶官唐英及其助理老格精心研发烧造的新品类,故于奏折中特别请皇帝「教导改正」。之后,御窑厂也持续生产转心瓶、夹层套瓶以及交泰瓶等高难度的作品,说明乾隆官窑的确十分热衷于技术层面的开发与追求。
款识:底(外)年号款:大清乾隆年制
参考:《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冯明珠主编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09
文章标签:
交泰
作品
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