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宋: 公元960-1279年 说明:敛圆口,浅弧形壁,平底,圈足微外卷。胎体稍薄,满施天青色釉,釉薄处隐现浅粉色光泽。内周壁积釉处,有冰裂纹。底周有五枚支烧痕,中心镌刻一「甲」字铭,周绕乾隆皇帝〈咏小官窑盘子〉:「盘子径五寸,如规口面圆。出陶无髻垦,阅世独完全。冰裂纹隐约,铁钉迹属连。底心镌甲字,先得此同然」御制诗。诗末署「乾隆壬辰新春御题」纪年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并落「太璞」、「古香」两枚钤印。宋人赵希鹄的《洞天清录》中有:「古画色黑或淡墨,则积尘所成,有一种古香可爱」。宋人陆游诗中亦有:「窓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由此可知,「古香」用来形容文物经久历时所自然散发出来的气味与韵致。乾隆皇帝鉴赏古陶瓷钤盖之「古香」印,自是透过文意表达古物深具隽永韵味的涵意。 乾隆皇帝在诗注中,再一次以「内府古器列上等者,匣座皆刻甲字」,说明「甲」字为一等品的标记,他甚至也学习古人,降旨在盛装上等文物的匣、座上刻出「甲」字。 款识:底(外)其他释文种类:甲, 御制诗文:盘子径五寸,如规口面圆,出陶无髻垦,阅世独完全,冰裂纹隐约,铁钉迹属连,底心镌甲字,先得此同然。乾隆壬辰新春御题(乾隆三十七年,1772)。钤印二,「太璞」、「古香」。 参考:《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余佩瑾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01;《大观─北宋汝窑特展》余佩瑾、沈建东、陈玉秀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12;《故宫瓷器录 第一辑 宋元》(上编)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1/04
文章标签: 古香 乾隆皇帝 文物 故宫博物院 陶瓷 乾隆 余佩瑾 盘子 太璞

猜你喜欢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白釉剔花花卉纹枕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黄釉黑彩竹纹瓶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
官窑青釉方花盆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汝窑天青釉圆洗
龙泉窑三足炉
定窑白釉刻莲花纹折腰碗
定窑白釉盏托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磁州窑白釉绿彩狗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1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
0.1638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