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乾隆二年: 公元1737年
说明:鸡血石长方形印身,侧面窄而收尖,犹如耸立的石碑,正面雕平直陡峭的山壁,斜向占据印身上部的大部分面积,右上角的红色块斑,点出「赤」壁的主题。山脚下江水湍急,浪花翻滚,一艘小舟沉浮江上,船夫一人乘客三人,如此渺小,彷佛即将消失在巨石、激流与奇树交织成的苍茫之间。转至印身另一面,一切归于寂寥,小溪川流,越过小桥,登上丛山高台,两人对面拱手作揖,一旁纪念碑似的大壁面,整齐的刻着小楷书六行:「赤壁我曾识,巉岩今复游,千山木叶落,十月夜登舟。寥寂吾良乐,风霜客不留,横江一孤鹤,不与岁时留。檃栝苏子瞻后赤壁赋即用赋字。长春居士着。乾隆丁巳孟冬月,小臣施天章恭镌。」
这首题诗撰于高宗皇子时期,分析诗作内容,对于高宗而言,东坡赤壁游在于沉浸在大自然的雄壮与秋日的寂静之中,不受岁月与尘俗的干扰,对应印石的雕刻,的确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浩大与游者脱离时间束缚的寂静。印石雕刻的时间为乾隆丁巳年(乾隆2年,1737),施天章(1702-1774)供职于宫廷内务府造办处,施氏为浙江嘉定人,雍正初年由苏州织造荐举入宫,擅长雕竹与雕牙。观此印的雕刻风格,用刀深刻而对比强烈,刀法峻直,构图满而重视刻划细节,的确是嘉定竹雕传统下的产物,而非印钮制作的工艺脉络,也就是说在十八世纪前期薄意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的阶段,借用竹木牙雕的技法处理印钮雕刻应是当时不得不的选择吧。(节引自《赤壁与三国群英形象特展》)
款识:器身诗文:赤壁我曾识,纔岩今复道,千山木叶落,十月夜登舟:寥寂吾良乐,风霜客不留,横江一孤鹤,不与岁时留。檃栝苏子瞻后赤壁赋即用赋字。长春居士着。乾隆丁已孟冬月,小臣施天章恭镌。
参考:《国立故宫博物院-文房聚英》蔡玫芬、国立故宫博物院日本京都巿:同朋舍出版1992/11
文章标签:
雕刻
乾隆
赤壁
印钮
小臣
高宗
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