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阿伐时代(1364-1752)后期: 公元17~18世纪 说明:佛宽额方颐,颧骨高,下颏稍短,五官集中,眉眼与唇以简单的线条刻划。肉髻上智慧之焰高耸。双肩宽厚,着袒右肩袈裟,结触地印。以失蜡法浇铸,像为实心,座中空。触地印亦称降魔印,为佛陀战胜魔军、开悟证道的剎那所结之手印,是佛教的起点,信奉上座部佛教的缅甸人认为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刻。从缅甸艺术的黄金时代、蒲甘王朝 (1044-1287) 以后,触地印成为缅甸佛造像最典型的手印。 款识: 参考:《法象风规-彭楷栋先生遗赠文物特展》赖依缦、陈慧霞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12
文章标签: 缅甸 佛教 文物 先生 彭楷 方颐 法象 颧骨 五官 佛陀 实心 眉眼 线条 肉髻 证道 魔军

猜你喜欢

ロザリオ
マリア観音像
観音菩薩坐像
十六羅漢像
ロザリオ
観音菩薩立像
ロザリオ
松下達摩図
十二天図像(珍海本)
ロザリオ
天寿国曼荼羅(模写)
釈迦隆廻図(模本)
ロザリオ
ロザリオ
ロザリオ
十六羅漢図
ロザリオ
ロザリオ
0.3122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