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色彩:

水墨

装裱形式:

创作时间: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

文字类型:

质地:

本幅纸引首描金笺隔水一绫隔水二绫隔水三绫拖尾纸

释文: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乾隆鑑赏
鑑藏宝玺:秘殿珠林
鑑藏宝玺: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宜子孙
鑑藏宝玺:古希天子(重一)
鑑藏宝玺:寿
鑑藏宝玺:天恩八旬
鑑藏宝玺:八征耄念之宝
鑑藏宝玺:素心书屋
收传印记:鸣皋书院
收传印记:李氏家藏
收传印记:寿椿堂章
收传印记:黄琳美之藏印
收传印记:函峰
收传印记:陈宪章印
收传印记:白沙
收传印记:雁门世家
收传印记:彭城世家
收传印记:容斋
收传印记:江邨秘藏
收传印记:竹窗
鑑藏宝玺:清吟堂
收传印记:高士奇印
鑑藏宝玺:苑西
收传印记:江邨
收传印记:高士奇图书记
收传印记:简静斋
收传印记:红雨轩
收传印记:夏氏书画之印
收传印记:白云高妙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作者款识;作者:张渥;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张渥;书体:篆书;全文:至正廿又四年(西元一三六四年)春。临龙眠居士白描罗汉像。张渥。印记:张渥之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王逢;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席帽山人王逢;书体:行楷书;全文:(第一则)欲根于性。扰而莫制。须识性空。彼诱堪示。开口便笑。出世入世。(第二则)有未熨贴必使平。有一丝破必须补。非于边幅求其精。要使六时无空过。(第三则)要识本来。请看面目。是一是二。世人罔觉。一点灵台。太虚辽廓。(第四则)相彼金甲神。能具精进力。问讯参老禅。应是善知识。(第五则)濯濯池中莲。田田水面叶。宴坐闻妙香。乃以证禅寂。(第六则)乘狻猊飘然来。不加威力慈容开。世人比作文殊佛。指挥如意何快哉。(第七则)空山岁月深。桃实已烂熟。猕猴能解事。献供跪双足。(第八则)静参贝叶经。妙义善翻译。若不立文字。学者讵能识。是以我佛慈。曾不惜愿力。(第九则)趺坐蒲团。手执拂麈。脩身用功。世间奇人。(第十则)半规之月清辉多。一卷残经参摩诃。夜以继日苦不足。嗤彼虚掷将如何。(第十一则)尾不可履。须不可阞。以法伏之蹲巨石。任尔凶顽具叵测。(第十二则)木鱼经卷。本是色相。老僧端坐。以声应响。龙神感动。谛听合掌。(第十三则)海水讵有涯。神龙善变化。为霖润苍生。闻法能谦下。(第十四则)楼阁起层云。豪端现一指。乃作如是观。幻境皆若此。(第十五则)本是散花仙。皈法来顶礼。所说是何法。莲经无量义。(第十六则)神光离合处。非寔亦非虚。禅宗得真性。所在现如如。(第十七则)行深靡不成。中止良可惜。企彼面壁人。九年如一日。右书中峰禅师十八阿罗汉像讚。席帽山人王逢。印记:逢、王原吉书画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顾瑛拖尾玉山顾阿瑛;书体:行楷书;全文:宋季李伯时以白描法画阿罗汉尊者像。鼻孔毫发俱动。技入神笔。能生化。不为楮墨所囿。吴道子。卢楞伽后一人而已。曾见赵子俊有小横卷临本。画法灵敏。能入龙暝之室。复有中峰国师讚语。可称双璧。今张君叔厚亦摹其意为之。与赵作无少异。窥其旨趣。若不欲使古人专美于前者。功德愿力。深可嘉也。然吾闻大雄氏之言曰。毋争能则是。张君之作。磨墨伸纸。贯相会神保。无自矜之心乎。又曰。写经文佛像。布施为第一功果。吾于是而知张君之苦心孤诣。实欲绍前哲。瓣香不沦于寂。使鉴古者得展卷而指之曰。此某尊者经行相也。此某尊者说法度人也。笔丝所到。意趣皆真。佛门上乘。踊跃毫端。不但为传世杰作。而于布施功果。则有不可思议者。此张君之志也。夫爰书愚言而为之跋如此。玉山顾阿瑛。印记:顾瑛、金粟道人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曹知白拖尾云西老人曹知白合十讚;书体:草书;全文:张君笔法妙无匹。神奇直造龙眠室。剡藤横卷小裁将。芥子须弥显佛力。中峰讚偈透禅宗。席帽蝇头了无迹。最后更得金粟题。珍重何异崑山璧。大雄安得法眼藏。须是名山善什袭。云西老人曹知白合十讚。云西印记:云西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高士奇拖尾竹窗高士奇;书体:行书;全文:元张叔厚工画白描。而于佛像尤精。得龙眠遗意。俨斋司农购是卷。暇日示予。设盆兰作供。香风徐来。展卷静对。烦襟尽释。竹窗高士奇。印记:江邨、高詹事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清高宗引首 ;书体:行书;全文:具足神通。印记:乾隆御笔

主题:

主要主题:佛道人物罗汉(应真、尊者) ;次要主题:人物孩童 ;次要主题:佛道人物佛道侍者 ;次要主题:佛道人物鬼怪 ;次要主题:佛道人物供养人 ;其他主题:佛道人物天王 ;其他主题:树木  ;其他主题:树木松 ;其他主题:树木竹 ;其他主题:树木杨柳 ;其他主题:花草  ;其他主题:山水 水;其他主题:山水夜景(月景)月;其他主题:山水江河、湖海江河;其他主题:山水瀑布 ;其他主题:花草莲荷 ;其他主题:果蔬桃子 ;其他主题:走兽猴 ;其他主题:走兽狮 ;其他主题:走兽虎 ;其他主题:走兽龙 ;其他主题:走兽象 ;其他主题:水中动植物乌龟 ;其他主题:建筑水榭 ;其他主题:建筑栏杆 ;其他主题:船  ;其他主题:祥瑞麒麟 ;其他主题:器用家俱(屏风)木根椅、席;其他主题:器用饮食器茶壶、杯;其他主题:器用花器花瓶;其他主题:器用文房用具笔、墨、砚;其他主题:器用服饰(对人)帽;其他主题:器用宗教器用幡、经卷、尘、钵、盆、锡杖、佛;其他主题:器用兵器箭、弓;其他主题:器用如意 ;其他主题:器用扇障扇;其他主题:器用枴杖 ;其他主题:器用女红用具熨斗、布匹、针线、剪刀;其他主题:器用葫芦 

技法:

白描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盛京故宫书画录,第三册,页1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7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八册,页13-20 收藏着录: 以文会友-雅集图特展,页118-129、276-277
文章标签: 印记 主题

猜你喜欢

九歌图卷
竹西草堂图
元 张渥 雪夜访戴图轴
元 张渥 九歌图 吴叡 书辞卷
元 张渥 竹西草堂图
元张渥弥陀佛像 轴
元张渥瑶池仙庆 轴
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轴
宋元明人合锦贰册(下) 册 元张渥秋山放犊
夏山過雨圖
太白山图卷一版
春云晓霭图
墨梅图
罗浮山樵图
云山图卷
人马图
山居图
扶醉图
0.2044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