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楷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晋故散骑常侍。新平广汉二郡太守。寻除楚内史御史中丞使。持节大都督涂中京下诸军事。平西将军孝侯周府君之碑。晋平原内史陆机撰。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君讳处。字子隐。义兴阳羨人也。氏冑曩兴简书启三十之洪基。源流定鼎。运八百之远祚。枝叶封桐轩。盖烈于汉庭。蝉冕播于阳羨。二南之价传不朽而纷敷大护之音在斯焉。祖宾少折节。早亡。吴初召谘议参军举郡上计。转为州辟。从事别驾。步兵校尉光禄大夫。广平太守。父鲂。少好学。举唐县侯。丹阳西部属国都尉。立节校尉拜裨将军。三郡都督太中大夫。临川预章鄱阳太守。晋故散骑常侍。新平广汉。摽着风化之美。奏课为能。应往路讴亭。孤美。灼灼。横劭。徇高位。于生前。思垂名于身后。遂以卒意不违。应期出辅洋。不弘礼制。年末弱冠。旅力绝于天下。妙气挺于人间。骑猎无俦。时英式慕。纵情寡偶。俗弊不欣。乡曲诬其害名。改志而淫诗书。便好学而寻子史。文章绮合。藻思罗开。吴朝州县。交辟太子。洗马。东观。左丞中书。右丞五官郎。尚书仆射。东观含太常卿。无难督匡熙庶绩。朝廷谧宁。使持节大都督。涂中京下诸军事。封章浦亭侯。国犹多士。君上射兽功。刺蛟名乃远扬。忠烈道自克修义节。情还永布。琳瑯杞栋梁。君着默语三十篇。乃风土记。谓君曰。诸人亡国之馀。得无戚乎。君对曰。汉末分崩。三方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议郎除讨虏护军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士美之。转为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不决者。处以官征。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中丞正直笔。凡所纠刻。不避宠戚。梁王彤。违法处深。文烈果毅。庶僚振肃。英情天逸。远性霞鶱。陜北留棠。遂有二天之咏。荆南度虎。犹标十部。挥泪褰帷。望于广汉。鸡犬靡喧。振兹威略。宣其惠和。晋京遥仰。部从近钦。是时互贼。作逆有众。七万文武。诏授建威将军。以五千兵奉辞西讨。忠既木尽节。不顾身命。乃赋诗曰。去去节授命之日。何以退为。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韩早拟连踪。莫不梯山架壑。襁世事巳策马。观西戎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怒曰。此是吾効贝来归。戎士扞其封疆。农人展其耕织。秋风才起。追战勇于雷霆。春水方出。挥捕同元康九年。因疾增加奄捐馆舍。春秋六十有一。天子以大臣之葬。师傅之礼。亲临殡壤。建武元年冬十一月甲子追礼也。赐钱百万。葬地一顷。京城地五十亩为第。又赐王家田五顷。诏曰。处母年老。加以远人。朕每敏心念给。其月十日葬于义兴旧原。南瞻荆岳。崇峻极之巍峨。北睇蛟川。濬清流之澄澈。娶同郡盛氏。亲坟前之柳。染泪先枯。庭际之禽。闻悲乃下。遂作铭曰。周南着美。岐山表灵。叶繁汉室。枝茂晋风烈。早驰问望。晚怀耿节。颇尚豪雄。昇名禁阙。拾爵萦勳。允归明哲。辉赫大晋封豕多故。式扬庙略。克清蕃。条章斯布。俗哥揆曰。人谣何暮。忠贞作相。追踪绛侯。将亭嘉茂。遽掩芳猷。潜光阳甸。返旆吴丘。旧关虽入。乡路冥从。荣制。墓终。非昼游。春墟以绿。清淮自流。深沉素幰。缭绕朱旒。玄堂寂寂。黄泉悠悠。书方易折。家楬难留。镌兹幽石。万代千秋。前。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嘉庆鑑赏
鑑藏宝玺: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宜子孙
鑑藏宝玺:宝笈三编
鑑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宣统鑑赏
鑑藏宝玺:无逸斋精鑑玺
收传印记:檇李曹氏藏书印
收传印记:曹溶之印
收传印记:洁躬
收传印记:朱珣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签;   ;书体:隶书;全文:北宋搨周孝侯庙碑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王澍后副叶第一幅良常王澍;书体:行书;全文:周孝侯碑。近所流传。乃集圣教序字重刻者。此册乃其元本。比在维扬。从汪君东在借得一本。与此正同。而字画之今古。笔力之厚薄。相去迥绝。则此又元本中之元本也。周文确斋藏此。足抵十五城矣。良常王澍。印记:澍、恭寿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薄可权后副叶第二、三幅壬寅夏孟吴郡薄可权志;书体:草书;全文:羲之书。世人但见行书。如兰亭叙。集右军圣教。而不知碑是碑。帖是帖。右军此碑正书。如虞世南孟法师碑相类。皆正书也。孝侯庙。吴地处处有之。此刻在宜兴立庙之始。所以虚舟先生云。元本之元本。盖必有所谓也。壬寅夏孟吴郡薄可权志。印记:问心、可权(上有押字)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王文治后副叶第四、五幅乾隆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九三年)岁在癸丑孟春之初。书于汉上之芳草吟轩。文治。;书体:行书;全文:周孝侯碑。若果系右军书。何以唐宋诸家。都不言及。治曾见数本。率粗犷不足观。因一笑置之。不复介意。顷来武昌。灵巖山人忽以此本见示。气息深古。点画精详。唐贤佳处无不备具。而尤近虞永兴夫子庙碑。张伯高郎官壁记。岂右军真有此碑耶。文中虎字缺笔。叶皆作芸木。不书世字。抑唐人拟为之耶。唐人碑版旧拓者。在今日已如珙璧。何必两晋。灵巖公好古善鉴。故名书画多归之。然往往随手云散。曾不吝情去留。今幸得一见。聊存数语于后。以记吾曾云尔。乾隆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九三年)岁在癸丑孟春之初。书于汉上之芳草吟轩。文治。印记:王禹卿氏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六册,页2751 收藏着录: 院藏碑帖特展目录,页201、366。
文章标签: 印记 广汉 将军 全文 书体 题跋 元本

猜你喜欢

七言绝句 绢本
行书题王诜诗帖页
张季明帖 纸本
草书《谢昌元座右自警辞》纸本
悼古战场 草书
墨迹选纸本
行书多景楼诗册
兰亭八柱第一 天历本
临沂使君帖行草书纸本
宋四家小品 冊6、米芾 尺牘
葛君德忱贴行书
渡海帖纸本
宋四家小品 冊1封面
李白仙诗卷蜡笺
自书诗卷 全卷
谢昌元 座右自警辞 纸本
尺牍
行书汪氏报本庵记
0.1665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