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楷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经折装)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梁侍中萧子云书。(第一则)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以。天地强阳气也。乂胡可而有耶。(第二则)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壤。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踰垣凿室。手自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以臧获罪。没其光居之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吾陆盗禽兽。水盗鱼鼈。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榖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已。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若一身庸非盗乎。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况外物而非盗乎。诚然。天地万物不相离也。仞而有之。皆惑也。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盗也。亡公私者亦盗也。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孰为盗耶。孰为不盗耶。(第三则)或谓子列子曰。子奚贵虚。列子曰。虚者无贵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所也。事之破石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

印记资料: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天地 国氏

猜你喜欢

宋拓大观帖(四) 册 梁陈逵岁终帖
宋拓大观帖(四) 册 梁萧子云舜问帖国氏帖列子帖
淳化祖帖(四) 册 梁萧子云书舜问帖
淳化祖帖(四) 册 梁萧子云书国氏帖
淳化祖帖(四) 册 梁萧子云书列子帖
宋榻大观帖(四) 册 梁萧子云舜问帖国氏帖列子帖
宋搨大观帖(四) 册 梁萧子云舜问帖国氏帖列子帖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八) 册 南朝梁萧子云舜问帖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八) 册 南朝梁萧子云国氏帖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十六) 册 宋王份致钦止司勳贤友执事尺牍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八) 册 南朝齐王僧虔刘伯宠帖
名人书画贰册(上) 册 南朝宋谢灵运五言古诗(五)
书法
淳化祖帖(一) 册 梁简文帝康司马帖
北宋搨绛帖(九) 册 南朝齐王慈尊体帖
宋搨大观帖(一) 册 南朝梁武帝数朝帖
宋搨武冈帖(九) 册 南朝梁沈约今年帖
宋拓大观帖(四) 册 梁沈约今年帖
0.2890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