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拖尾纸

释文: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御书房鑑藏宝
鑑藏宝玺: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吴良旨印
收传印记:□信府练兵□知廖关防
收传印记:复古生(重二)(重二半印)
收传印记:吴廷之印(重一)
收传印记:吴用卿书画记
收传印记:华夏
收传印记:华中父印
收传印记:休休居士
收传印记:繁露堂图书印(重一)(重二半印)
收传印记:孙志新
收传印记:孙氏之印
收传印记:吴郡沈文
收传印记:辨之印
收传印记:笔研精良人生一乐
收传印记:野竹家(重一)
收传印记:帠玉堂印
收传印记:李珙私印(重一)(重二半印)
收传印记:庐陵世家(重一半印)
收传印记:方厓
收传印记:达观堂印
收传印记:许氏良弼
收传印记:原明私印
收传印记:山白堂印
收传印记:磐石山樵
收传印记:燕寝冰香阁记
收传印记:丹阳(半印)
收传印记:(圆押印不可辨)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文征明前隔水已卯(西元一五一九年)秋七月雨中文征明。;书体:楷书;全文:已卯(西元一五一九年)秋七月雨中文征明。印记:文征明印、停云生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文嘉拖尾正德庚辰(西元一五二0年)八月七日文嘉观于清旷居。;书体:楷书;全文:正德庚辰(西元一五二0年)八月七日文嘉观于清旷居。印记:文休承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孙沐拖尾辛巳(西元一五二一年)清明前三日曲水孙沐观于万玉堂。;书体:楷书;全文:辛巳(西元一五二一年)清明前三日曲水孙沐观于万玉堂。印记:孙氏志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史际拖尾庚辰(西元一五二0年)九月廿五日溧阳史际观于三益楼。;书体:行楷书;全文:庚辰(西元一五二0年)九月廿五日溧阳史际观于三益楼。辨之去促。不及赘语。印记:史恭父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邢侗拖尾丙戌(西元一五二六年)秋孟临邑邢侗观于来禽馆。;书体:行书;全文:丙戌(西元一五二六年)秋孟临邑邢侗观于来禽馆。印记:邢子愿氏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张问仁拖尾万历十有五年丁亥(西元一五八七年)春仲温陵张问仁王同休观于京兆冏轩中。;书体:隶书;全文:万历十有五年丁亥(西元一五八七年)春仲温陵张问仁王同休观于京兆冏轩中。印记:锦亭、张问仁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赵淳卿拖尾万历乙酉(西元一五八五年)腊月会稽赵淳卿观于燕市不二斋。;书体:楷书;全文:万历乙酉(西元一五八五年)腊月会稽赵淳卿观于燕市不二斋。凁笔不及赘语。印记:公雅氏、赵淳卿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刘樨孙拖尾刘樨孙借观。;书体:行书;全文:刘樨孙借观。印记:刘复孺氏、休休居士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吴奕拖尾丁丑(西元一五七七年)五月望日获观于复孺翠雨山扉(点去)房。;书体:行书;全文:丁丑(西元一五七七年)五月望日获观于复孺翠雨山扉(点去)房。时饮白酒半酣。奉记如此。吴奕。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陈淳拖尾陈淳漫书;全文:;书体:草书;全文:雨中独坐。意殊愦愦。得辨之携此卷来示。为之眼明。但末一帖甚恶。虽枝山公醉梦中不作此也。陈淳漫书。印记:陈氏道复、白阳山人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卢襄拖尾丁丑(西元一五七七年)冬日卢襄。;书体:行书;全文:此卷累幅皆枝山手笔无疑。末纸特非其得意之书耳。道复此语盖恐后世以是累枝山。亦忠厚之意也。丁丑(西元一五七七年)冬日卢襄。印记:卢师陈、石湖草堂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朱承爵拖尾朱承爵谨记。;书体:隶书;全文:辨之素喜蓄名贤翰札。一日擕过山白堂见示。此枝山公盈卷。它故可知也。朱承爵谨记。印记:朱子儋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顾屿拖尾顾屿漫书;全文:;书体:草书;全文:予每于好事家多见枝山公词翰。恨为乡里后进。不得领前辈高人教益。辨之与予最善。每与谈论。多得想像此公。虽未为知公。亦可谓少识其暨耳。丁丑(西元一五七七年)六月。辨之又复来京。话间偶出此卷。灯下展读。如对公然。至末帖殊为失笑。谓非枝山公笔。再展乃见道复佳跋。又可见吾等之同情也。玉石之辨。固不可诬焉者矣。顾屿漫书。印记:屿生印、懋函私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马濬拖尾七月十九日马濬记;书体:草书;全文:溽暑毒人。殊甚龌龊。乘晚过访辨之馆。出示枝山公词翰。其笔法精妙。有飞动之势。不面姪得畅然于怀耳噫。又安能公孙大娘舞剑。而复于百世者哉。七月十九日马濬记。印记:濬生印、原明私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顾汾拖尾顾汾识;书体:行书;全文:作书固难。知书尤难。盖由一己之见。而百氏之体具也。枝山此卷奇伟超卓。特末纸沓拖。遂起后观之惑。是真作者为难与。知者为难与。顾汾识。印记:朝楚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文彭拖尾文彭寿承;书体:隶书;全文:辛巳春寓读治平。沈辨之持枝山书一卷示予。皆其不经意之笔。然靡不臻妙。持末帖非得意中作。且楮墨俱恶。所以启后人之疑。固其宜也。噫。孙虔礼之乖合。姜尧章之纸笔佳。岂亦有为而言欤。阅毕漫记如此。文彭寿承。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詹景凤拖尾万历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三月之十二日。新安詹景凤敬观于都门之醉茶轩中。;书体:草书;全文:万历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三月之十二日。新安詹景凤敬观于都门之醉茶轩中。印记:詹景凤印、大龙宫客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王图拖尾仲回王图拜观;书体:行书;全文:小子多藏枝山公书。见少年与先康孝一简。是极丑者。此卷末幅当亦其时可见。公后来入神由苦心力。非偶得也。辨之知书。谓公落手皆有生气。恐(旁注忧字)或蜚去。故择其丑以厌之于后。不管道复诸君惊才尽也。仲回王图拜观。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丰坊拖尾乙酉(西元一五八五年)三月晦丰坊赏鑑;书体:行书;全文:枝山天才绝出。至于作字亦兼备数体。岂所谓天吴紫凤者耶。馀往岁见其学山谷书。以为真。此卷虽少作。然断非他人所能到也。乙酉(西元一五八五年)三月晦丰坊赏鑑。印记:丰氏存礼、前大宗伯之属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孙校拖尾嘉靖壬辰(西元一五三二年)二月清明日观于风兰阁中。孙校。;书体:楷书;全文:嘉靖壬辰(西元一五三二年)二月清明日观于风兰阁中。孙校。印记:孙校之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吴良旨拖尾万历乙酉(西元一五八五年)夏日新安吴良旨识。;书体:楷书;全文:枝山翁书法贯当代。以其学力精熟。此卷几十一断。中有锺王林藻苏黄米。赵诸家之法。备众妙之说。不吾欺也。评者又诸名家。工于旨趣。时日不佳。笔研遂别耳。又评皆出于李或为稚少。乃外议也。馀从诸作者后。获观于都下。三复言此。自为确论。万历乙酉(西元一五八五年)夏日新安吴良旨识。印记:吴良旨印、复古生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937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一),第一册,页101-104 参考书目: 1.江兆申,〈文征明题祝允明诗翰 卷〉,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吴派画九十年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5年初版,1976年再版,1981年三版),页306。
文章标签: 印记 题跋 全文 书体 西元 类别 作者

猜你喜欢

兰亭序
天台白松图 绢本
嵇康酒会诗卷草书
楷书东坡记游卷
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草书)
牡丹赋行草书
草书 滕王阁序纸本
草书云江记纸本
草书卷跋纸本
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 绫本
草书诗卷 湖光披素练
楷书静寄轩诗文轴 纸本
书札册
行书论书卷 绫本
草书 郭璞游仙诗 纸本
行书声光帖页纸本
行书七律诗江城秋色纸本
避暑诗
0.2370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