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色彩:

装裱形式:

册(蝴蝶装)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一纸本幅二纸本幅三纸本幅四纸本幅五纸本幅六纸本幅七纸本幅八纸本幅九纸本幅十纸本幅十一纸本幅十二纸本幅十三纸后副叶一纸后副叶二纸后副叶三绫后副叶四纸

释文: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干清宫鑑藏宝
鑑藏宝玺:乾隆鑑赏
鑑藏宝玺: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宜子孙
鑑藏宝玺:石渠定鑑
鑑藏宝玺:宝笈重编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宣统鑑赏
鑑藏宝玺:无逸斋精鑑玺
收传印记:诚思齐(重二)
收传印记:蘧庐
收传印记:文征明印(重十二)
收传印记:衡山(重十三)
收传印记:文彭之印(重六)
收传印记:三桥居士(重三)
收传印记:文寿承氏(重六)
收传印记:神(重十八)
收传印记:品(重十八)
收传印记:得密(重九)
收传印记:寄敖(重六)
收传印记:墨林
收传印记:墨(重十二)
收传印记:林(重十二)
收传印记:子京(重十四)
收传印记:项元汴印(重十)
收传印记:项元汴印
收传印记:项元汴家珍藏(重二)
收传印记:子孙永保(重二)
收传印记:子孙世昌(重五)
收传印记:项叔子(重二)
收传印记:墨林子(重二)
收传印记:子京祕玩
收传印记:项墨林鑑赏章(重五)
收传印记:项墨林鑑赏法书名画(重二)
收传印记:墨林山人子京项氏元汴珍玩书画之印(重七)
收传印记:香巖居士
收传印记:平生真赏(重十)
收传印记:游方之外(重六)
收传印记:神游心赏(重五)
收传印记:虚朗斋(重四)
收传印记:墨林祕玩(重五)
收传印记:檇李项氏士家宝玩(重三)
收传印记:项翰墨印(重一)
收传印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重七)
收传印记:宫保之家
收传印记:从吾所好
收传印记:天籁阁
收传印记:墨林山人
收传印记:西畴耕耦(重一)
收传印记:田畴耕耨(重一)
收传印记:沮溺之俦
收传印记:若水轩(重二)
收传印记:惟心净土
收传印记:项氏子京印
收传印记:项氏子京
收传印记:项子京家珍藏(重六)
收传印记:子京所藏(重一)
收传印记:子京珍藏
收传印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重四)
收传印记:攷古证今(重一)
收传印记:子綦父
收传印记:子京父
收传印记:桃里
收传印记:项墨林印
收传印记:元汴
收传印记:会心处
收传印记:易庵图书
收传印记:胜国文献
收传印记:御题图书府(重十六)
收传印记:翰墨林(重十二)
收传印记:仪周鑑赏(重十三)
收传印记:无恙(重十四)
收传印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重一)
收传印记:安岐之印
收传印记:朝鲜人
收传印记:黄琳美之(重五)
收传印记:休伯(重二)
收传印记:江表黄琳(重一)
收传印记:美之
收传印记:黄琳印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签;清高宗   赵氏一门法书。能品。印记:内府珍藏、乾隆御笔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赵孟吁后副叶一赵孟吁题 承旨先兄与天目中峯和上手帖。并魏国夫人书计十二纸。其弟子装池袭藏宝护。以传久远。观者无不讚歎。天历三年二月廿四日。印记:赵子俊氏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永宁后副叶一甲午秋八月二十二日。松泉比丘幻孙永宁拜题。 翰林承旨松雪赵公。文章诗法妙天下。然世独称其善书何也。盖书法易入眼。而文与诗非造于理者不易识。故往往称善其字耳。今观与天目幻住老祖书。计十一纸。并魏国夫人书一纸。共一十二幅。深得王右军之妙。难矣。今世学之者。或肥似而温润不及之。此少陵所谓龙种自与常人殊。真佳言也。印记:静菴、吴兴山房、松泉隐者、□轩、松泉隐者(小横钤)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祝允明后副叶二吴门祝允门跋 右赵旨手牍十一纸。魏国夫人一纸。皆与天目幻住公者。承旨所云。悉为夫人殁后。与住商评。欲修事荐严。时承旨老矣。音词宛恻。读之可为兴感。不知当时本老答语。何以写其忧也。夫人以书般若得公讚歎。至谢云云。皈依之诚。尤为迫切。本之徒宁。通作一卷。今归黄令公淮东书院藏之。间以相示。馀谓三士咸从菩萨地来。所谓应以比丘宰官信女身而得度者。因缘聚会乃如此。今皆还净土矣。学士夫人。不能释然于现在之时。而馀为勘破于过去之日。相对一笑。摩挲移日。不独以其翰墨之妙而已也。印记:希哲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杨循吉后副叶二弘治癸亥(西元1503年)十月在锦衣君清淮堂书。前进士吴郡杨循吉。 赵魏公书散满天下。亦时时获观。惟夫人珍蹟为世罕有。此卷之可贵者。正在是耳。或谓松雪嗜好佛法太过者。彼其时宗社墟矣。黍离之怀。不于空观而焉寄。此则在所当概。而不当认梦为实也。印记:君谦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董其昌后副叶三董其昌 子昂书中龙象。当时与之同世者。皆沾馀润。遂成名家。况画眉闺彦。宁不传受笔诀。与之俱化耶。观魏国夫人尺一题。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董其昌后副叶三董其昌观因题。庚午(西元1630年)夏五望前二日。 文氏停云馆帖。从此卷真迹摹出。乃文敏最得意书。自右军大令后。直接宗派。非唐人所及也。今为惠生鉴藏。墨池中一段奇事。印记:玄宰、董其昌印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干清宫),第一册,页480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231 收藏着录: 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十五册,页4-55、206-212 参考书目: 1.陈阶晋,〈「天子之宝 —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展品系列(五) — 书法、图书文献〉,《故宫文物月刊》,第248期(2003年11月),页12-13。2.萧毓谦,《书法鑑定方法研究--以赵孟頫作品为例 》,国立台南艺术学院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文章标签: 印记

猜你喜欢

水仙图
墨兰图卷
岁寒三友图
红衣西域僧图
鹊华秋色
蜀道难
饮马图卷
竹石幽兰图
双松平远图
行书杜甫诗
赤壁赋绢本
寒食诗 绢本
墨迹选纸本
尺牍纸本行书
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全卷)白麻纸
行书上时宰二札纸本,手卷,行书,第一札
大德名帖东福寺匾额方丈纸本
留简帖
0.1967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