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创作时间:

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第一则)达观禅师初至云间。馀时为诸王。与会于积庆方丈。越三日。观师过访。稽首请馀为思大禅师大乘止观序。曰。王廷尉妙于文章。陆宗伯深于禅理。合之双美。离之两伤。道人于子有厚望耳。馀自此始沈酣内典。参究宗乘。复得密藏激扬。稍有所契。后观师留长安。馀以书招之曰。马上君子无佛性。不如云水东南。接引初机利根。绍隆大法。自是不复相闻。癸卯冬。大狱及观师。搜其书。此书不知何在。馀谓此足以报观师矣。昔人以三转语报法乳恩有以也。(第二则)天地有日月之动荡。故清宁不毁。人身之升降阖闢皆在两目。故阴符经曰。机在目。黄庭曰。出日入月呼吸存。左目日。右目月。闢为干。阖为坤。一阖一闢谓之道。(第三则)馀始参竹篦子。话久未有契。一日于舟中卧。念香严击竹因缘。以手敲舟中张布帆竹。瞥然有省。自此不疑。从上老和尚舌头。千经万论触眼穿透。是乙酉年五月。舟过武塘时也。其年秋。自金陵归。忽现一念。三世境界。意识不行。凡两日半而复。乃知大学所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是悟境。不可作迷解也。(第四则)圣人传药不传火。由来火候少人知。参得左日右月之机。可以采药矣。然非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者。不免当面蹉过。噫。微矣。三十年前。身尝验之。甲戌(西元一六三四年)子月朔日。董其昌书。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嘉庆鑑赏
鑑藏宝玺:秘殿珠林
鑑藏宝玺: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宜子孙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珠林三编
鑑藏宝玺:宜子孙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秘殿珠林三编(养性斋),页148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5

猜你喜欢

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
芳树遥峰图
仿古山水册6张 山水图
仿古山水册
仿古山水册8张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仿宋元人缩本画跋册14开86
封泾仿古图
临米芾方圆庵记
书扇页纸本
行书七律诗(江城秋色)
答诸友诗卷行草绢本
李贺诗帖
杨循 行书石夜游
草书临古帖卷 绫本
行楷洛神赋卷 绢本
行书千字字
行草书归田赋纸本
0.1640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