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第一则)诸禅师六度万行。未齐于诸圣。唯心地与佛不殊。故曰尽大地是当人一只眼。又曰。吾此门中唯论见地。不论功行。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也。然普贤行愿。毘卢法性足目皆具。是为圆修。不得以脩与悟作两重案也。(第二则)香严问一答十。问十答百。却被沩山冷地问曰。父母未生前事若何。香严拟议退将从前所学。凑泊俱不相应。遂作粥饭僧。忽一日击竹有省。乃作谒曰。一击忘所知。更不用修持。仰山曰。此犹是如来禅。祖师禅尚远在。香严又作颂曰。吾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唤作沙弥。仰山始肯之。吾尝于舟中参竹篦子。话正心热处。忽以手扣舷。遂见本来面目。不疑佛。不疑祖。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然于父母未生前事。至今道一句不得。(第三则)永明禅师料简四句。谓有禅有净土。无禅有净土云云。皆动人。脩西方作往生公据也。然脩净土皆以妄想为入门。至于心行(点去)路断处。义味爝然。则不能不退转。故有疑城以居之。唯宗说。俱通行解相应者。不妨以祖师心投安养土。如智者大师永明寿。皆其卓然者也。(第四则)光明寂照徧河沙。凡圣元来共一家。张拙秀才语也。云门读之曰。语堕也。所谓学道有二种。光光不透脱。皆为大病。后人以病为药者多矣。(第五则)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第六则)烦恼元来本自真。除时更起一重尘。言思动静承谁力。仔细思量无别人。

印记资料:

作者印记:董其昌印
作者印记:太史氏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养心殿鑑藏宝
鑑藏宝玺: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下册,页54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5
文章标签: 祖师 父母 资料

猜你喜欢

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
芳树遥峰图
仿古山水册6张 山水图
仿古山水册
仿古山水册8张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仿宋元人缩本画跋册14开86
封泾仿古图
临米芾方圆庵记
答诸友诗卷行草绢本
草书忭京南楼诗卷
石湖八绝诗卷纸本
漫兴墨迹(全卷)纸本
草书李太白诗卷纸本
行草墨稿
滕王阁序草书纸本
杂诗草书
行书千字字
0.2797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