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质地:

本幅纸前副叶纸后副叶洒金笺

释文: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嘉庆鑑赏
鑑藏宝玺: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宜子孙
鑑藏宝玺:宝笈三编
鑑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宣统鑑赏
鑑藏宝玺:无逸斋精鑑玺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王时敏前副叶一、二西庐王时敏题;书体:隶书;全文:古法具备。(隶书)。花龛老人。秀笔轶尘。晚更研精宋元诸名家。具得其法。临摹往往乱真。文沈以后。嗣响者一人而已。迩年吴中画道。谬种流传。尽失原本。虽漫云倣拟。未免盲人摸象之诮。此册妙得古人神髓。非但中郎虎贲。洵可为迷路指南也。展玩周环。讚歎不已。西庐王时敏题。(行书)印记:渔隈半席、王时敏印、西庐老人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王节后副叶一、二时丙申六月。雁宕王节跋于竹林下。并书。;书体:行书;全文:先朝绘事家。称宗匠者。定首推白石翁。其笔法出入于荆关董巨之间。而集其大成。其于山水人物花鸟。既擅有兼长。而又具磊落浩荡之胸期。潇洒高洁之雅致。发为诗文翰墨。以抒写其性情。故无一不臻其妙。且身游盛世。寿跻大耋。虽殊方异域。皆知有沈周先生。呜呼此岂易几哉。乃世之论画者。犹以先生于元人一派。入之未优。斯言似属求备。要亦未可尽非。然吾见先生摹倪元镇小景诗云。笔踪要是存苍润。墨法还须入有无。可谓深得元人用笔用墨之意。吾则欲举以颂润甫卞征士此册也。润甫笔径秀异。夙负盛名。晚节尤好学不衰。娄东王太常。雅爱重之。馆润甫于西田别业。尽出其清閟所藏宋元名人画蹟。以俟鑑定。润翁时年踰古稀。益自冲退。曰吾向时真未梦见古人深奥也。遂朝夕临摹不辍。既而曰道在是矣。繇是尽得宋元人精髓。即一石一水。靡弗登峰造极。人之信润甫。与润甫之自信者。罔有间也。其于元人三昧。尤称独绝。呜呼以人所有憾于白石翁者。而润甫补之。岂其前身即相城老画师乎。润甫人澹如菊。与之相对。如坐冰壶。如饮醇酒。度门高隐。八十考终。殆与石田称伯仲云。吾愿紫电永宝之。非特为陆氏世宝之。当为天下之知画者共宝之。时丙申六月。雁宕王节跋于竹林下。并书。印记:雁宕、王节私印、贞明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顾予咸后副叶二顾予咸;书体:行书;全文:画宗宋元。自是不易之论。然山云卷舒。川麓萦带。贵与其人之天相映发。必欲刻画前人。则亦学步者之过。天然之致。其馀几乎。花龛老人。酣于古法。而妙有神理。苍润之气。笔间自为吐纳。直是董巨诸公现身。非可以时代为低昂也。展玩此册。有观止之歎。紫电何以得此。己亥小春之望。跋于云卧处。顾予咸。印记:顾予咸印、松交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五册,页2103-210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83-85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三册,页174-183 参考书目: 1.陈昱全,〈明卞文瑜仿子久笔法〉,收入何传馨主编,《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年五月初版一刷),页338。
文章标签: 印记 题跋 书体 老人 行书 全文 润甫 古人 山水 宋元 白石 笔法 苍润 元人

猜你喜欢

山水圖
秋窗读易
卞文瑜一梧轩图轴
卞文瑜溪山高隐图轴
山水
卞文瑜仿倪山水扇
明清 卞文瑜 山水扇面
明卞文瑜摹古山水 册 倣方方壶奇峰白云
明卞文瑜摹古山水 册 倣梅花菴主笔意
花卉图14张
梧竹书堂图
渔乐图
花卉山水
莲溪鱼隐图
烟笼玉树图
便面畫選集8张
汉宫春晓图
云山幽趣图
0.098108s